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蔣之奇的《寄題梅壇》
全文:
昔我承乏江西官,豫章聖跡無不觀。
如何復有此遺恨,獨我不到梅仙壇。
梅仙壇在豐城界,真風爽氣埃塵外。
當年補尉向南昌,才譽雖高官未大。
漢成帝時綱紀壞,先生諫書至於再。
前擢王章矯曲朝,戮及妻子讎黨快。
群臣知非不敢爭,遂令天下言為誡。
烏乎此語誠甚危,譏切權強何慷慨。
借令觸突倖臣牙,嗜一羈單未為害。
公卿大臣噤不吐,彼為私謀安足怪。
正人在下吁可悲,變名吳市復誰知。
元豐敕書為旌表,故故丹井存遺基。
壽春真人錫顯號,稱其高蹈與俗遺。
先生雖不遇於昔,而遇於今蒙獎飭。
令丞作書譽忠直,潛德幽光輝無極。
參考注釋
借令
(1).假設連詞。即使。 宋 王安石 《贈曾子固》詩:“借令不幸賤且死,後日猶為 班 與 揚 。” 梁啓超 《新民說·論新民為今日中國第一急務》:“家長而不賢,固闔室為餓殍,借令賢也,而能蔭庇我者幾何?”
(2).假設連詞。假如。
觸突
(1).冒犯。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下》:“殘酷之吏不顧無辜之害,欲使聖朝必加罰於臣宗,是以不敢觸突天威,而自竄山林。” 元 柯丹丘 《荊釵記·責婢》:“小梅香,待回言,恐觸突了使長。”《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媽媽也幾遍教女兒打發 李甲 出院,見女兒不統口,又幾遍將言語觸突 李公子 ,要激怒他起身。”
(2).突擊;抵突;衝撞。《後漢書·西羌傳》:“其兵長在山谷,短於平地,不能持久,而果於觸突,以戰死為吉利,病終為不祥。”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哮闞之獸,張牙奮鬣,志在觸突,猛氣不慴。” 宋 趙叔向 《肯綮錄·俚俗字義》:“觸突人曰揨觸。”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三七:“凡栽樹訖,皆不用手捉,及六畜觸突。”
羈單
(1).羈旅孤單。 宋 曾鞏 《明州謝到任表》:“眇是羈單,了無黨助。”
(2).寒微,出身卑賤。 宋 歐陽修 《謝校勘啟》:“如 修 者,器惟庸妄,族本羈單,雖出逢千載之期,而生有百罹之苦。” 宋 岳飛 《奏辭開府第三札子》:“臣奮跡羈單,被恩優腆。”
為害
禍害;形成災害
這個浪蕩公子哥兒,在當地為害很大,人人痛恨
蔣之奇名句,寄題梅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