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仇彥和佐邑崇仁有白蓮雙葩並乾芝草叢生於縣齋之旁作堂名曰瑞應且求詩敬為賦之》
全文:
宰肉社樹陰,豈無天下志。
用材朴楔間,已有經綸意。
欲觀臨大事,必自小者耳。
彭侯偉傑姿,要是千乘器。
小邑試牛刀,不滿一笑喟。
仇亦何所為,睡足時隱几。
原多深夜耕,門有晝眠吏。
三年愛等母,百里平如水。
政化不自知,草木發奇瑞。
論人或多舛,唯天不容偽。
耿泉豈知忠,元乳豈知義。
應之捷影響,物有固然理。
此堂濕青紅,賓從時畢至。
應為文字飲,硯席生佳氣。
□□□□□,□□□□□。
□□□□□,□□華裾翠。
吏民起獻觴,願酬太平醉。
參考注釋
政化
政治和教化。《孔子家語·相魯》:“遂隳三都之城,強公室,弱私家,尊君卑臣,政化大行。” 宋 梅堯臣 《送祖擇之秘丞知海州》詩:“去去作守長,政化尚可為。” 明 宋濂 《<汪右丞詩集>序》:“及其治定功成,海宇敉寧,公則出持節鉞鎮安藩方,入坐廟堂,弼宣政化。”
自知
認識自己;自己明了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奇瑞
祥瑞。 漢 王充 《論衡·宣漢》:“陰陽和,則萬物育;萬物育,則奇瑞出。” 晉 葛洪 《抱朴子·正郭》:“及其片言所襃,則重於千金,游涉所經,則賢愚波盪,謂龍鳳之集,奇瑞之出也。”
釋德洪名句,仇彥和佐邑崇仁有白蓮雙葩並乾芝草叢生於縣齋之旁作堂名曰瑞應且求詩敬為賦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