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酬濟濟昇平事,泮水從今有弁髦

李正民縣學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正民的《縣學》

全文:
碧瓦鱗鱗接近郊,青青衿佩得同袍。
欣聞庠序儒風盛,不見桑榆太白高。
魯國已觀沂上舞,漢朝應貨蜀中刀。
獻酬濟濟昇平事,泮水從今有弁髦

李正民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獻酬

亦作“獻醻”。 1.謂飲酒時主客互相敬酒。《詩·小雅·楚茨》:“獻醻交錯,禮儀卒度,笑語卒獲。” 鄭玄 箋:“始主人酌賓為獻,賓既酌主人,主人又自飲酌賓曰醻。”《史記·孔子世家》:“獻酬之禮畢, 齊 有司趨而進曰:‘請奏四方之樂。’” 唐 朱灣 《奉使設宴戲擲籠籌》詩:“獻酬君有禮,賞罰我無私。” 清 孫枝蔚 《中秋夜與同幕者把杯》詩:“但恨坐一室,無人互獻酬。”

(2).泛指斟飲。 宋 陸游 《龜堂獨酌》詩之二:“一榼蘭溪自獻酬,徂年不肯為人留。”

(3).酬答;應答。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文明從容,亦心聲之獻酬也。” 宋 秦觀 《次韻劉遜父以寧齋詩二軸作以還之》:“明珠白璧堪投報,細草幽花入獻酬。” 清 尤侗 《病約三章》:“僕病未能,獻酬筆墨,東塗西抹,少作狼藉,老至頽唐,勉強塞白。”

濟濟

(1).眾多貌。《詩·大雅·旱麓》:“瞻彼 旱 麓,榛楛濟濟。” 毛 傳:“濟濟,眾多也。” 唐 盧綸 《元日早朝呈故省諸公》詩:“濟濟延多士,躚躚舞百蠻。” 鄭觀應 《盛世危言·西學》:“數年之後有不人才濟濟者,吾不信也。” 李劼人 《大*波》第三部第九章:“偌大的廣場,已是人眾濟濟。”

(2).整齊美好貌。《詩·齊風·載驅》:“四驪濟濟,垂轡濔濔。”《隋書·音樂志中》:“昭昭車服,濟濟衣簪。”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二折:“空那般衣冠濟濟,狀貌堂堂,卻為甚偏嫌俺妓女,怕見婆娘?”

莊敬貌。濟,通“ 齊 ”。《詩·大雅·公劉》:“蹌蹌濟濟,俾筵俾幾。” 鄭玄 箋:“濟濟,士大夫之威儀也。”《管子·形勢解》:“濟濟者,誠莊事斷也。”《漢書·劉向傳》:“臣聞 舜 命九官,濟濟相讓,和之至也。”《隋書·音樂志上》:“其容穆穆,其儀濟濟。” 宋 司馬光 《乞罷詳定押班札子》:“朝廷不聞肅雍濟濟之風,數有變色分爭之醜,臣竊為陛下惜之。” 孫中山 《香港興中會章程》:“堂堂 華*國 ,不齒於列邦;濟濟衣冠,被輕於異族,有志之士,能不痛心!”

昇平

太平

昇平之世

歌舞昇平

泮水

古代學宮前的水池,形狀如半月。《詩·魯頌·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芹。” 毛 傳:“泮水,泮宮之水也。” 鄭玄 箋:“泮之言半也。半水者,蓋東西門以南通水,北無也。”後多以指代學宮。 宋 蘇軾 《答臨江軍知軍啟》:“泮水政成,繆膺桑梓之敬;海邦畫諾,又觀枳棘之棲。” 王闓運 《湘潭縣學附生王君之碑》:“執經庠序,思樂泮水。”一說, 泮水 為 魯 境內的河流名,“泮宮”為建造在 泮水 邊的 魯侯 之宮,非學宮。參見“ 泮宮 ”。

從今

從現在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先生之壽,從今以往者四十三歲。” 宋 郭應祥 《玉樓春》詞:“從今對酒與當歌,空惹離情千萬緒。”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從今經懺無心禮,專聽春雷第一聲。” 杜鵬程 《延安人》:“從今向後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處長,是什麼模樣?”

弁髦

(1).弁,黑色布帽;髦,童子眉際垂髮。古代男子行冠禮,先加緇布冠,次加皮弁,後加爵弁,三加後,即棄緇布冠不用,並剃去垂髦,理髮為髻。因以“弁髦”喻棄置無用之物。《左傳·昭公九年》:“豈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為何把皇家功令視若弁髦?” 康有為 《敬謝天恩並統籌全局折》:“藐王言如弁髦,視綸音如草莽。”

(2).引申為鄙視。 明 王世貞 《顧母查太宜人述》:“若奈何食先 文康 之澤而弁髦之?” 清 錢謙益 《微臣仰祈聖明洞鑒疏》:“何敢於弁髦明旨,而肆無忌憚也。”

(3).謂剛成年。 唐 王維 《京兆韋公神道碑銘》:“弁髦署吏,抱拜授封。” 趙殿成 箋註:“ 右丞 用其字,蓋取始冠之義。”

李正民名句,縣學名句

詩詞推薦

獻酬濟濟昇平事,泮水從今有弁髦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