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惟勁的《覺地頌·其一》
全文:
略明覺地名同異,起復初終互換生。
性海首建增名號,妙覺還依性覺明。
體覺俱含於明妙,明覺妙覺並雙行。
妙覺覺妙元明體,全成無漏一真精。
明覺覺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明妙二覺宗體決,體覺性覺二同明。
湛覺圓圓無增減,此中無佛與眾生。
不覺始終非了了,不聞迷悟豈惺惺。
是稱心地如來藏,亦無覺照及無生。
非生非滅真如海,湛然常住名無名。
太虛未覺生霞點,豈聞微塵有漏聲。
空漚匪離於覺海,動寂元是一真明。
覺明體爾含靈焰,覺明逐焰致虧盈。
差之不返名無覺,會之複本始覺生。
本覺由因始覺生,正覺還依合覺明。
由地二種成差互,遂令渾作賴邪名。
具含染淨雙歧路,覺明含處異途萌。
性起無生不動智,不離覺體本圓成。
性起轉覺翻生所,遂令有漏墮迷盲。
無明因愛相滋潤,名色根本相次生。
七識轉處蒙圓鏡,五六生時蔽覺明。
觸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繼續行。
參考注釋
地名
地方(如城市或城鎮)的名稱
同異
(1). 戰國 時名家 惠施 提出的名辯論題,認為事物中存在小同異和大同異兩種。人們對不同事物的認識有一致的和不一致的,這種認識上的同或異,為小同異;而萬物具有完全相同的一面,即都離不開存亡變化,又有完全相異的一面,即各自的變化又不一樣,此為大同異。《莊子·天下》:“﹝ 惠施 曰﹞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成玄英 疏:“物情分別,見有同異,此小同異也。死生交謝,寒暑遞遷,形性不同,體理無異,此大同異也。”參見“ 堅白同異 ”。
(2).相同與不同。《禮記·曲禮上》:“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後有 揚雄 著《方言》,其言大備,然皆考名物之同異,不顯聲讀之是非也。”
(3).指同於世與不同於世;同於己與不同於己。 宋 蘇軾 《謝蘇自之惠酒》詩:“不如同異兩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戲。”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此輩結黨營私,朋求進取,以同異為愛惡,以愛惡為是非。”
(4).謂差異,不同。《新唐書·張行成傳》:“嘗侍宴,帝語 山東 及 關中 人,意有同異。 行成 曰:‘天子四海為家,不容以東西為限,是示人以隘矣。’帝稱善。”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三:“蓋 晉 史凡十八家,而 唐 人修書又出於二十一人之手,豈無同異耶?”
(5).異議。亦指立異議。《三國志·魏志·袁渙傳》“父 滂 ,為 漢 司徒” 裴松之 注引 晉 袁宏 《漢紀》:“當權寵之盛,或以同異致禍, 滂 獨中立於朝,故愛憎不及焉。”《世說新語·賞譽》“ 王恭 始與 王建武 甚有情,後……致疑隟” 劉孝標 注引《晉安帝紀》:“卿何妄生同異,疑誤朝野。”《晉書·王彬傳》:“ 江州 當人強盛時,能立同異,此非常人所及。”《南齊書·徐孝嗣傳》:“ 孝嗣 文人不顯同異,名位雖大,故得未及禍。”
(6).引申指有異志,叛亂。《宋書·武帝紀下》:“ 謝晦 數從征伐,頗識機變,若有同異,必此人也。”《南齊書·蕭穎胄傳》:“時軍旅之際,人情未安…… 張熾 從絳衫左右三十餘人,入 千秋門 ,城內驚恐,疑有同異。”
(7).指異於己的觀點、見解。《新唐書·儒學傳中·王元感》:“ 李憲 等本章句家,見 元感 詆先儒同異,不懌,數沮詰其言。 元感 緣罅申釋,竟不詘。”
起復
(1)
(2) 古時官員服父母喪守期未滿即應*召赴任官職。明清時專指服父母喪期滿後重新復出做官
(3) 舊指官員被革職後復出
初終
始終。 宋 曾鞏 《祭歐陽少師文》:“維公平生,愷悌忠實,內外洞徹,初終若一。”《清史稿·諸王傳七論》:“乾乾翼翼,靡間初終。” 李大釗 《青春》:“而宇宙之果否為無盡,當問宇宙之有無初終。”
互換
相互交換 ;以 易 ;交換
讓我們互換一下帽子
惟勁名句,覺地頌·其一名句
名句推薦
家世不隨陵谷變,才名今動帝王知
郭雷煥《賀趙子昂初 * 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