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妙高堂疊去歲韻》
全文:
散懷一峰迥,入望四鄰俱。
山色今原古,雲容有若無。
略同往雉兔,豈必禁樵蘇。
昨甫登浮玉,澄觀了不殊。
參考注釋
略同
亦作“畧同”。大致相同。《漢書·平當傳》:“﹝ 平當 ﹞文雅雖不能及 蕭望之 、 匡衡 ,然指意略同。”《三國志·蜀志·龐統傳》“ 徽 甚異之,稱 統 當為 南州 士之冠冕”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 淄青 、 恆冀 兩道,與 蔡州 氣類略同。” 明 葉盛 《水東日記·黃少保才識》:“公所對與其所預計畧同,以是尤敬服之。”
雉兔
野雞和兔子。亦指獵取野雞和兔子。《孟子·梁惠王下》:“ 文王 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
豈必
猶何必。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清 顧樵 《秋夜柬顧茂倫》詩:“哀樂境所遇,豈必 雍門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豈必面目同員方!”
樵蘇
(1).砍柴刈草。《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千里餽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 裴駰 集解引《漢書音義》:“樵,取薪也。蘇,取草也。”《梁書·武帝紀下》:“越界分斷水陸採捕及以樵蘇,遂致細民措手無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勞山道士》:“道士問眾:‘飲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寢,勿悞樵蘇。’眾諾而退。”
(2).打柴砍草的人。 晉 左思 《魏都賦》:“樵蘇往而無忌,即鹿縱而匪禁。” 唐 虛中 《石城金谷》詩:“狐兔閒生長,樵蘇靜往來。” 清 吳偉業 《蘆洲行》:“樵蘇猶到 鐘山 去,軍中日日燒陵樹。”
(3).柴草。 晉 潘岳 《馬汧督誄》:“城中鑿穴而處,負戶而汲,木石將盡,樵蘇乏竭,芻蕘罄絶。” 唐 杜甫 《哭李尚書》詩:“樵蘇封葬地,喉舌罷朝天。”《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後遭 安祿山 賊黨 史思明 攻陷 東都 ,殺戮僧眾,將鐘磬毀為兵器,花果伐為樵蘇。”
(4).指日常生計。《南齊書·東昏侯紀》:“郊郭四民皆廢業,樵蘇路斷,吉凶失時。” 唐 曹松 《己亥歲》詩之一:“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明 謝榛 《秋日懷弟》詩:“生涯憐汝自樵蘇,時序驚心尚道途。”
乾隆名句,妙高堂疊去歲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