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呂陶的《送程彝仲赴東川教授》
全文:
與君同縣又同甲,家世相同學為業。
陪從最舊今老矣,四十餘年如一霎。
吁嗟先德去已久,後嗣皆能守家法。
君之一第得稍晚,更向小官勤檢押。
鄉閭執友在嗣禁,奉詔親題薦賢剳。
美材猶未立朝庭,歸馭依然走川峽。
文章近歲頗頹靡,庠序得人須鎮壓。
欲疏密網在提綱,思遏狂瀾當下閘。
由來文黨俗寢盛,定見子昂才不乏。
羨君高堂有慈母,日侍歡顏問單裌。
寶箋銀絡累年封,他日恩書應滿匣。
聖君文母切求治,數路招來不為狹。
讀書到老必有用,一發胸中補熙洽。
喬松千丈雪中青,肯向西風感衰颯。
參考注釋
鄉閭
亦作“鄊閭”。1.古以二十五家為閭,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因以“鄉閭”泛指民眾聚居之處。《管子·幼官》:“閒男女之畜,修鄉閭之什伍。”《南齊書·禮志上》:“郡縣有學,鄉閭立教。” 宋 王安石 《原教》:“夫婦者無失其為夫婦也,率是也有賞,不然則罪,鄉閭之師,族酇之長。”
(2).家鄉;故里。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少稱鄉閭,長聞邦國。” 宋 曾鞏 《應舉啟》:“足跡不游於場屋,姓名不署於鄉閭。” 元 秦竹村 《行香子·知足》曲:“壯歲鄉閭,養志閒居。” 清 朱彝尊 《題張上舍劭竹林獨坐圖》詩:“十年不對鄉閭竹,垞北垞南思殺*人。” 清 汪文桂 《秋日同季弟歸里和韻》:“秋深才得返鄊閭,弱弟偕行賦《遂初》。”
(3).鄉親;同鄉。《後漢書·朱儁傳》:“ 儁 以孝致名,為縣門下書佐,好義輕財,鄉閭敬之。”《舊唐書·高季輔傳》:“醜言過行,見嗤於鄉閭;忘義私昵,取擯於親族。” 宋 蘇轍 《巢谷傳》:“予以鄉閭,故幼而識之。” 明 無名氏 《白兔記·祭賽》:“鄉閭來朝賀,社戶保災非。”
執友
(1) 十分親密的朋友;知心好友。現在一般作“摯友”。執,真摯,真誠
執友稱其仁也。——《禮記·曲禮上》
(2) 父親的朋友
父之友曰執友。——《書言故事》
奉詔
(1).接受皇帝的命令。《史記·呂太后本紀》:“王且亦病,不能奉詔。”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 崇文 奉詔,進退規矩。”《玉嬌梨》第十一回:“原來 吳翰林 奉詔還京,擇了吉日起行。”
(2).猶稱旨。 宋 錢愐 《錢氏私志》:“ 敏甫 告 岐公 云:‘近有一 錢少監 子,風骨不羣,文采富贍,恐可奉詔。’”
呂陶名句,送程彝仲赴東川教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