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錫瓊花移寶樹,浣衣孝水接恆河

王弘誨憨山上人渡海邀余說法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弘誨的《憨山上人渡海邀余說法》

全文:
杯渡南溟似祖磨,當年發願意如何。
黃龍世遠禪機寂,白馬經留佛法多。
振錫瓊花移寶樹,浣衣孝水接恆河
人天此會良非偶,祇苑誰傳證道歌。

王弘誨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振錫

謂僧人持錫出行。錫,錫杖。杖頭飾環,拄杖行則振動有聲。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建招提於幽峯,冀振錫之息肩。” 唐 司空圖 《次韻和秀上人游南五台》:“振錫傳深谷,翻經想舊臺。” 明 張煌言 《梅岑山居詩引》:“ 芥舟上人 以 遠公 宿根,得 生公 妙解,振錫名山,玄風晻暖。” 清 錢謙益 《華嚴懺法序》:“爾時 六詔 不賓, 鷄足 越在化外,其振錫也何自?” 蘇曼殊 《答鄧孟碩書》:“ 歐洲 大亂平定之後,吾當振錫西巡,一弔 拜輪 之墓。”

瓊花

(1).一種珍貴的花。葉柔而瑩澤,花色微黃而有香。 宋 淳熙 以後,多為聚八仙(八仙花)接木移植。 唐 李白 《秦女休行》:“西門 秦氏 女,秀色如瓊花。”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下:“ 揚州 后土廟 有瓊花一株,或雲自 唐 所植,即 李衛公 所謂玉蕊花也。”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瓊花》:“ 揚州 后土祠 瓊花,天下無二本,絶類聚八仙,色微黃而有香。 仁宗 慶曆 中,嘗分植禁苑,明年輒枯,遂復載還祠中,敷榮如故。 淳熙 中, 壽皇 亦嘗移植南內,逾年憔悴無華,仍送還之。其後,宦者 陳源 ,命園丁取孫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則大減矣。 杭 之 褚家塘 瓊花園是也。今 后土 之花已薪,而人間所有者,特當時接本,髣髴似之耳。”

(2).古歌曲名。即《玉樹後庭花》。 清 洪昇 《長生殿·定情》:“《瓊花玉樹》,《春江夜月》,聲聲齊唱。” 清 陳文述 《青溪吊江總宅》詩:“當時《玉樹》臨風曲,異日《瓊花》水調歌。”

(3).比喻雪花。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早春雪中作吳體見寄》:“威仰噤死不敢語,瓊花雲魄清珊珊。” 宋 楊萬里 《觀雪》詩:“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蘂玉無香。” 元 呂止庵 《集賢賓·嘆世》曲:“到冬來落瓊花陣陣飄,剪鵝毛*片片飛。” 陳毅 《蝶戀花·訪問亞洲三國喀布爾望雪山》詞:“一望瓊花爭怒放,飛越羣山,人喜從天降。”

寶樹

(1).佛教語。指七寶之樹,即極樂世界中以七寶合成的樹木。《法華經·壽量品》:“寶樹多花菓,眾生所遊樂。” 南朝 梁簡文帝 《六根懺文》:“香風淨土之聲,寶樹鏗鏘之響,於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 吳筠 《思還淳賦》:“寶樹瓊軒,凌雲照日。鏗鍠窈窕,不可談悉。” 許地山 《空山靈雨·七寶池上的鄉思》詩:“ 迦陵頻迦 鼓著翅膀,飛到池邊一棵寶樹上。”

(2).泛指珍奇的樹木。《中國民間故事選·百鳥床》:“老輩人說過:走過南山的桂樹林,在一個萬丈高崖上,有一株寶樹,這株樹上的葉子啊,一年四季綠油油的,還隨時開著象紅寶石樣的花朵。”

(3).古代婦女首飾中的步搖。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反插金鈿,橫抽寶樹。” 吳兆宜 註:“《後漢·輿服志》:‘皇后步搖以黃金為山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繆,一爵九華。’”

(4).猶玉樹。喻佳子弟。典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語言》:“ 謝太傅 ( 謝安 )問諸子姪:‘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車騎( 謝玄 )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階庭耳。’” 唐 王勃 《滕王閣詩序》:“非 謝 家之寶樹,接 孟 氏之芳鄰。”

浣衣

亦作“澣衣”。1.洗衣。 唐 馮贄 《雲仙雜記·萱草浣衣》:“ 鄭源 令婢 萱草 浣衣, 萱草 輒云:‘郎君塵土太多,令人手皮俱脫。’”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察智·高湝》:“有婦人臨 汾水 浣衣。” 清 程麟 《此中人語·吳某》:“忽見隔河有一婦,臨流浣衣,狀類己妻。”

(2).謂多次洗過的衣服。指舊衣。亦指穿舊衣。《禮記·禮器》:“ 晏平仲 祀其先人,豚肩不揜豆;澣衣濯冠以朝。” 鄭玄 註:“澣衣濯冠,儉不務新。” 宋 孔平仲 《續世說·容止》:“ 武帝 雖衣浣衣,而左右衣必須潔。”

恆河

印度北部大河。全長2506公里。有兩條主要源流:其中較長的阿勒格嫩達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楠達德維山以北約48公里處;另一主源帕吉勒提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麓的根戈德里冰穴。兩河匯合後稱恆河,在赫爾德瓦爾進入平原。注入孟加拉灣。恆河平原十分平坦,從德里到孟加拉灣長約1600公里,高差只有210米。平原面積78萬平方公里,流域人口達3億

王弘誨名句,憨山上人渡海邀余說法名句

詩詞推薦

振錫瓊花移寶樹,浣衣孝水接恆河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