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淵的《看論語四首·其一》
全文:
明明孔聖能毋四,的的曾參所貴三。
一部魯論開聖域,古人無死要重參。
參考注釋
一部
(1).一支;一個部分。《後漢書·劉盆子傳》:“乃遂亡歸其營,將兵入 穎川 ,分其眾為二部, 崇 與 逢安 為一部, 徐宣 、 謝祿 、 楊音 為一部。” 毛澤*東 《關於遼沉戰役的作戰方針》二:“這一時期的戰局,很有可能如你們曾經說過的那樣,發展成為極有利的形勢,即不但能殲滅 錦州 守敵,而且能殲滅 葫 、 錦 援敵之一部。”
(2).中醫指人體的一個部位。《素問·三部九候論》“何謂三部” 明 張志聰 註:“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是以一身之中有三部,一部之中而各有天地人。”
(3).表數量。用於書籍、樂舞、車輛、機械等。 晉 王嘉 《拾遺記·吳》:“﹝ 呂蒙 ﹞嘗在 孫策 座上酣醉,忽臥,於夢中誦《周易》一部,俄而驚起。” 唐 白居易 《讀鄂公傳》詩:“唯留一部清商樂,月下風前伴老身。”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額闊頦寬眉卓竪,一部赤髭鬚,也么咍咍。”《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一部大白鬚,直垂過臍,飄飄有神仙之表。”《官場現形記》第三二回:“後來好容易雇了一部東洋車子,纔把他拉到公館。” 老舍 《正紅旗下》一:“在咳嗽與說話的時候,她的嗓子與口腔便是一部自製的擴音機。”
魯論
即《魯論語》。《論語》的 漢 代傳本之一。相傳為 魯 人所傳,是今本《論語》的來源之一。《漢書·藝文志》:“傳《魯論語》者, 常山 都尉 龔奮 、 長信 少府 夏侯勝 、丞相 韋賢 魯扶卿 、前將軍 蕭望之 、 安昌侯 張禹 ,皆名家。 張氏 最後而行於世。” 唐 陸德明 《<經典釋文>序錄》:“ 漢 興,傳者則有三家,《魯論語》者, 魯 人所傳,即今所行篇次是也。”按,三家指傳《魯論語》、《齊論語》、《古文論語》三家。 張禹 所傳《論語》,以《魯論》為本,既傳於世,故後世又稱《論語》為《魯論》。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五:“ 愈 ( 韓愈 )既死, 籍 ( 張籍 )祭詩有‘《魯論》未訖注,手跡今微茫’,則知 愈 晚年嘗註《論語》未訖而絶筆。” 明 吳騏 《塞下曲》:“為言侍子今無恙,初在京師讀《魯論》。” 清 趙翼 《午睡》詩:“少小讀《魯論》,晝寢懲昏頽。”
聖域
猶言聖人的境界。《漢書·賈捐之傳》:“臣聞 堯 舜 ,聖之盛也, 禹 入聖域而不優。” 唐 韓愈 《進學解》:“是二儒( 孟軻 、 荀卿 )者,吐辭為經,舉足為法,絶類離倫,優入聖域。” 明 徐愛 《<傳習錄>卷上按語》:“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無死
(1).謂長生不死。《左傳·昭公二十年》:“公曰:‘古而無死,其樂若何?’ 晏子 對曰:‘古而無死,則古之樂也,君何得焉!’” 唐 柳宗元 《東明張先生墓誌》:“歘然與神鬼為偶,頑然以木石為類,倥侗而不實,窮老而無死。” 宋 文天祥 《過零丁洋》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別死。《左傳·襄公十七年》:“ 齊 人獲 臧堅 。 齊侯 使 夙沙衛 唁之,且曰‘無死’。”《左傳·哀公三年》:“秋, 季孫 有疾,命 正常 曰:‘無死。’”
(3).佛教語。猶言不滅。 南朝 宋 朱廣之 《咨顧道士夷夏論》:“無生之教賒,無死之化切……無生即無死,無死即無生。”《法苑珠林》卷一一二:“若人能捨酒,正行於法戒。彼到第一處,無死無生處。”
要重
猶重要。多指重要的職位或地域。《北齊書·段榮傳》:“然僻於好色,雖居要重,微服間行。”《新唐書·張宿傳》:“諫議職要重,當待賢者。”《資治通鑑·梁武帝中大通五年》:“ 岳 ( 賀拔岳 )以 夏州 被邊要重,欲求良刺史以鎮之。”
陳淵名句,看論語四首·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