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鄭廷玉的《賽鴻秋》
全文:
快離了他這公孫弘東閣門桯外。
旦兒云:秀才。
俺今日撇下了孩兒。
不知何日再得相見也。
正末云:大嫂。
去罷。
唱:再休想漢孔融北海開尊待。
陳德甫云:秀才。
這兩貫鈔是我與你的。
正末云:先生此恩。
異日必當重報。
唱:多謝你范堯夫肯付舟中麥。
帶云:那員外呵。
唱:怎不學龐居士豫放來生債。
賈仁做揪住怒科云:這廝罵我。
好無禮也。
正末唱:他他他則待搯破我三思台。
賈仁做推正末科云:你這窮弟子孩兒。
還不走哩。
正末唱:他他他可便攧破我天靈蓋。
賈仁云:下次小的每。
呼狗來咬這窮弟子孩兒。
正末做怕科云:大嫂。
我與你去罷。
唱:走走走早跳出了齊孫臏這一座連環寨。
參考注釋
公孫
(1).諸侯之孫。《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不得禰先君;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不得祖諸侯。”《漢書·惠帝紀》:“內外公孫。”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公孫,宗室侯王之孫也。”
(2).對貴族官僚子孫的尊稱。《儒林外史》第十回:“ 蘧公孫 呈上乃祖的書札並帶了來的禮物。”
(3).複姓。 戰國 魏 有 公孫痤 。見《史記·秦本紀》。
東閣
(1).東廂的居室或樓房。古樂府《木蘭詩》:“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間牀。” 唐 任希古 《和長孫秘監伏日苦熱》:“北林開逸徑,東閣敞閒扉。”
(2).古代稱宰相招致、款待賓客的地方。 唐 李商隱 《九日》詩:“郎君官貴施行馬,東閣無因再得窺。”一本作“ 閤 ”。 宋 蘇軾 《九日次韻王鞏》:“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南樓。”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今日個東閣玳瑁筵,煞強如西廂和月等。” 清 龔自珍 《乙酉臘見紅梅一枝思親而作時客崑山》詩:“南天初返棹,東閣正留賓。”按,此義本作“東閤”,後世閤、閣形近音同混用。參見“ 東閤 ”。
(3). 明 清 兩代大學士殿閣之一。 洪武 十五年始置。 清 仍之。參閱《明史·職官志一》、《清史稿·職官志一》。
(4).閣名。指 東亭 。故址在今 四川省 崇慶縣 東。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詩:“ 東閣 官梅動詩興,還如 何遜 在 揚州 。” 仇兆鰲 註:“ 東閣 ,指 東亭 。”一說謂款待賓客之所。參閱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一。
東閤:東向的小門。《漢書·公孫弘傳》:“ 弘 自見為舉首,起徒步,數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館,開東閤以延賢人。” 王先謙 補註引 姚鼐 曰:“此閤是小門,不以賢者為吏屬,別開門延之。”《後漢書·周黃徐等傳序》:“ 東平王 蒼 為驃騎將軍,開東閤延賢俊。”後因以稱宰相招致款待賓客之所。 唐 孟浩然 《題長安主人壁》詩:“久廢南山田,謬陪東閤賢。” 唐 李商隱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早歲思東閤,為邦屬故園。”
門桯
門檻。 元 關漢卿 《緋衣夢》第三折:“那廝可便舒著腿脡,扠著門桯。” 元 無名氏 《硃砂擔》第一折:“我才出門桯,向花苑閒行,見風弄殘燈,正月白三更。”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冥判》:“十地宣差,一天封拜。閻浮界,陽世栽埋。又把俺這裡門桯邁。” 清 曹寅 《西堂新種牡丹雨夜置酒限沉香亭三字》詩之二:“馬蹄更漫嘲寒劣,湔洗門桯百寶香。”
鄭廷玉名句,賽鴻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