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周行己的《和丁忠節三首·其三》
全文:
大儒出處自無心,調燮功高利物深。
用舍行藏皆是道,不分朝市與山林。
參考注釋
大儒
舊時指學問淵博而著名的學者
無心
(1) 沒有心情,沒有做某事的念頭
無心戀戰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調燮
(1).猶言調和陰陽。古謂宰相能調和陰陽,治理國事,故以稱宰相。 唐 顏舒 《刻漏賦》:“罷衣裳之顛倒,配皇極而調燮。” 宋 沉遼 《德相送荊公三詩用元韻戲為之》:“我昔造公室,公方任調燮。” 清 蔣士銓 《桂林霜·議恤》:“世掌絲綸,官居鼎鉉,中書慚任調燮。”
(2).調養;調理。 金 朱之才 《臥病有感二十韻》:“齒髮久已疏,又復失調燮。” 宋 陸游 《冬夜作短歌》:“衣裘視寒暖,日夜自調燮。” 清 朱之瑜 《與板矩書》之一:“臺兄英年暢遂,精研調燮之理,何為亦有此恙?”
利物
(1).益於萬物。《易·乾》:“利物足以和義。” 孔穎達 疏:“言君子利益萬物,使物各得其宜。” 唐 李翱 《祭中書韋相公文》:“利物之至,宜乎得政。” 明 無名氏 《四賢記·構釁》:“浪跡江湖,濟人利物。”
(2).競賽的獎品、彩頭。 元 無名氏 《射柳捶丸》第四折:“明晃晃擺著利物,齊臻臻列著這士卒。”《水滸傳》第九回:“這錠銀子,權為利物;若是贏的,便將此銀子去。”《紅樓夢》第七五回:“必須立了罰約,賭個利物,大家才有勉力之心。”
(3).錢財。《醒世恆言·小水灣天狐貽書》:“某非為口腹利物,不過遊戲試技耳。”《警世通言·呂大郎還金完骨肉》:“那布商因為稽遲了 呂玉 的歸期,加倍酬謝。 呂玉 得了些利物,等不得布商收貨完備,自己販了些粗細絨褐,相別先回。”
周行己名句,和丁忠節三首·其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