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對瀑四首·其四》
全文:
耳目曰根聲色塵,漎漎落處底為因。
山泉獨得全提句,一與洗之忘假真。
參考注釋
耳目
(1) 耳朵與眼睛;耳聞目睹
耳目之明,如是其狹也。——《荀子·君道》
耳目之福非淺
耳目靈光
(2) 監視人或為別人收集情報者
使者以從事為耳目。——《後漢書·朱浮傳》
色塵
佛教語。“六塵”之一。即眼根(視覺)所觸及的塵境。 唐 李紳 《題法華寺》詩:“色塵知有數,劫燼豈無年。”參見“ 六塵 ”。
漎漎
水聲;雨聲。《藝文類聚》卷二引 晉 潘岳 《苦雨賦》:“旦漎漎以達暮,夜淋淋以極明。” 唐 杜甫 《朝獻太清宮賦》:“中漎漎以迴復,外蕭蕭而未已。” 元 劉唐卿 《降桑椹》第四折:“他道是紛紛雪亂飛,漎漎雨下的疾。”
迅疾貌。《文選·揚雄<甘泉賦>》:“風漎漎而扶轄兮,鸞鳳紛其銜蕤。” 李善 註:“漎漎,疾貌也。音竦。”
為因
因為。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為因路阻,不能得去。”《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老僧是 五臺山 僧人,為因佛殿坍損,下山來抄化修造。” 李大釗 《國情》:“稽近世政變之由來,直可謂為因賦稅之加重而起也。”
乾隆名句,對瀑四首·其四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