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余繼登的《代敬承悲婉兒》
全文:
日長命何促,秋霜殞修嫭。
嬿婉方及辰,幽明忽異路。
以茲去倏忽,翻恨來遲暮。
花落不重榮,佳人難再遇。
亦知粉黛姿,原非金石固。
無奈死別離,泉台永不寤。
誰能召冥魂,一為話情愫。
獨立盻庭柯,無言怨芳樹。
參考注釋
嬿婉
(1).美好貌。 南朝 梁 沉約 《麗人賦》:“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價,思尚衣巾。”
(2).也借指美女。 漢 張衡 《西京賦》:“捐衰色,從嬿婉。” 宋 蘇軾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之一:“吾聞 東山 傅,置酒攜嬿婉。”
(3).歡好;和美。《文選·蘇武<詩>之三》:“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呂向 註:“嬿婉,歡好貌。”《文選·劉琨<答盧諶詩>》:“郁穆舊姻,嬿婉新婚。” 呂延濟 註:“郁穆,嬿婉,和美貌。” 明 沉鯨 《雙珠記·吉筵敘故》:“ 秦 晉 同休,成兩姓綢繆之好; 朱 陳 媲美,締百年嬿婉之歡。”
及辰
猶及時。 晉 陶潛 《游斜川》詩:“念之動中懷,及辰為茲游。” 明 高啟 《擬古》詩之七:“盛年易傾謝,為樂願及辰。”
幽明
(1).指有形和無形的事物。《易·繫辭上》:“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韓康伯 註:“幽明者,有形無形之象。” 宋 蘇軾 《與錢濟明》之三:“神藥希代之寶,理貫幽明,未敢輕議。”
(2).指晝夜;陰陽。《禮記·祭義》:“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別幽明,以制上下。” 鄭玄 註:“幽明者,謂日照晝,月照夜。”《史記·五帝本紀》:“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説,存亡之難。” 張守節 正義:“幽,陰;明,陽也。” 魯迅 《<兩地書>序言》:“﹝我們﹞所講的又不外乎學校風潮,本身情況,飯菜好壞,天氣陰晴,而最壞的是我們當日居漫天幕中,幽明莫辨。”
(3).指生與死;陰間與人間。 唐 元稹 《江陵三夢》詩:“平生每相夢,不省兩相知,況乃幽陰隔,夢魂徒爾為。”《太平廣記》卷四八*九引 唐 無名氏《冥音錄》:“幽明路異,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萬代一時,非偶然也。”
(4).人與鬼神。 唐 李白 《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皇 唐 葉有六聖,再造八極,鏡照萬方,幽明鹹熙。” 宋 王安石 《全椒張公有詩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悵然有感》:“幽明永隔休炊黍,真俗相妨久絶弦。”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神女》:“家君感大德,無以相報,欲以妹子附為婚姻,恐以幽明見嫌也。”
(5).指善惡;賢愚。《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孔 傳:“三年有成,故以考功;九歲,則能否、幽明有別,黜退其幽者,升進其明者。” 宋 曾鞏 《蔡燡河南運判制》:“夫均通貨食,使物有羨贏;審覈幽明,使人知勸畏。”
余繼登名句,代敬承悲婉兒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