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登四面雲山亭子》
全文:
塞天過雨碧於藍,塞谷落風寒非冷。
因緣時節不可孤,便以筍輿尋勝境。
立秋雖未巳秋月,皓日金颸報秋景。
數步一憩陟巉岩,樹杪虛亭見崇嶺。
左右鹿隊何逍遙,高下蟬聲亦清警。
玉宇直欲換袷衣,林海又疑泛野艇。
我到山莊已逾月,超凡妙趣今方領。
遐哉崆峒拜下風,小矣勾漏尋丹井。
參考注釋
山莊
山中的村莊;別墅
逾月
亦作“踰月”。1.古代禮制,士死後要滿一個月,到第二個月才下葬,稱為“逾月”之制。《左傳·隱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 楊伯峻 註:“踰月者,歷二月也。” 宋 穆修 《徐文質墓志銘》:“生能葬以其道,正合士禮踰月之制。”
(2).謂時間超過一個月。 漢 蔡邕 《述行賦》:“ 延熹 二年秋,霖雨逾月。” 南唐 李建勛 《送人詩》:“相見未逾月,堪悲遠別離。”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二:“樂飲逾月,忽飄然浮海去,逾歲而歸。”
(3).猶言一個月後。 宋 秦觀 《錄寶林事實》:“逾月,賜號 寶林禪院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謝》:“逾月, 小謝 書居然端好,生偶贊之。”
超凡
超乎常人
妙趣
(1).精微的旨趣。 漢 劉向 《列仙傳·關令尹贊》:“俱濟流沙,同歸妙趣。”《雲笈七籤》卷九:“微旨幽邃,妙趣難詳。”
(2).美妙的情趣。 南朝 梁 沉約 《七賢論》:“故於野澤銜杯舉樽之致,寰中妙趣,固冥然不覩矣。” 清 鈕琇 《觚賸·首尾限字型》:“詩審博,惟博故冥搜廣引,妙趣紛披。” 蔣光慈 《鴨綠江上》:“這森林真是一個欣賞自然妙趣的所在啊!”
方領
(1).方形衣領。《禮記·深衣》“曲袷如矩以應方” 漢 鄭玄 註:“袷,交頸也。古者方領,如今小兒衣領。” 夏炘 《學禮管釋·釋深衣對襟》:“深衣之領為四角,每角二寸,四角共八寸……四角成矩形,故曰方領。”《後漢書·馬援傳》:“ 勃 衣方領,能矩步。” 李賢 注引《前書音義》:“頸下施衿領正方,學者之服也。”
(2).因以指儒者或儒者之服。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廟碑》:“將使圓冠方領,再行 鄒 魯 之風。” 裘廷梁 《論白話為維新之本》:“文言之害,靡獨商受之,農受之,工受之,童子受之,今之服方領、習矩步者皆受之矣。”
乾隆名句,登四面雲山亭子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