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夢不離三月水,思夫空望五湖山

葉紹袁挽錢烈婦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葉紹袁的《挽錢烈婦》

全文:
蒹葭初長綠萍灣,梁孟雙飛獨自還。
郎夢不離三月水,思夫空望五湖山

葉紹袁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不離

(1).不失;不失為。《莊子·馬蹄》:「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樸素。」《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2).不離開;不離去。 漢 焦贛 《易林·鼎之需》:「容民畜眾,不離其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一物大於貓,來伏身下,展轉不離。」

(3).差不多;還不錯。《紅樓夢》第一○八回:「 湘雲 道:『別人還不離,獨有 璉二嫂子 ,連模樣兒都改了,説話不伶俐了。』」 老舍 《駱駝祥子》四:「老頭子看了車一眼,點了點頭:『不離!』」

三月

(1) 格里曆(即陽曆)每年的第三個月

(2) 農曆(陰曆)每年的第三個月,第三個朔望月

(3) 三個月

五湖

(1).古代 吳 越 地區湖泊。其說不一:(1) 吳縣 南部的湖澤。《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 揚州 ……其澤藪曰 具區 ,其川三江,其浸五湖。」 鄭玄 註:「 具區 、五湖在 吳 南。浸,可以為陂灌溉者。」 具區 ,即 太湖 。(2)即 太湖 。《國語·越語下》:「果興師而伐 吳 ,戰於 五湖 。」 韋昭 註:「 五湖 ,今 太湖 。」《文選·郭璞〈江賦〉》:「注 五湖 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 李善 注引 張勃 《吳錄》:「 五湖 者, 太湖 之別名也。」(3) 太湖 及附近四湖。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入五湖之中。」 徐天祐 注引 韋昭 曰:「 胥湖 、 蠡湖 、 洮湖 、 滆湖 ,就 太湖 而五。」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二》:「南江東注於 具區 ,謂之五湖口。五湖謂 長盪湖 、 太湖 、 射湖 、 貴湖 、 滆湖 也。」(4) 太湖 附近的五個湖。《史記·夏本紀》「 震澤 致定」 唐 張守節 正義:「五湖者, 菱湖 、 游湖 、 莫湖 、 貢湖 、 胥湖 ,皆 太湖 東岸五灣為五湖,蓋古時應別,今並相連。」

(2). 江 南五大湖的總稱。《史記·三王世家》:「 大江 之南,五湖之間,其人輕心。」 司馬貞 索隱:「五湖者, 具區 、 洮滆 、 彭蠡 、 青草 、 洞庭 是也。」 明 楊慎 《丹鉛總錄·地理》:「 王勃 文『襟三江而帶五湖』,則總言南方之湖。 洞庭 一也, 青草 二也, 鄱陽 三也, 彭蠡 四也, 太湖 五也。」 洮滆 ,今 江蘇 長盪湖 、 西滆湖 。 彭蠡 ,今 鄱陽湖 。 青草 ,今 洞庭湖 東南部。

(3).指 洞庭湖 。 唐 杜甫 《歸雁》詩:「年年霜露隔,不過 五湖 秋。」 朱鶴齡 註:「雁至 衡陽 則回。此五湖當指 洞庭湖 言。」

(4).近代稱 華中 、 華東 五大著名湖泊。即 洞庭湖 、 鄱陽湖 、 巢湖 、 洪澤湖 和 太湖 。

(5). 春秋 末 越國 大夫 范蠡 ,輔佐 越王 勾踐 ,滅亡 吳國 ,功成身退,乘輕舟以隱於五湖。見《國語·越語下》。後因以「五湖」指隱遁之所。 晉 葛洪 《抱朴子·正郭》:「法當仰隮 商 洛 ,俯泛五湖,追 巢父 於峻岭,尋漁父於滄浪。」 唐 李白 《書情贈蔡舍人雄》詩:「我縱五湖棹,煙濤恣崩奔。」 清 李漁 《巧團圓·聞詔》:「從今後呵,纔知道隱 三湘 泛五湖,這仙緣沒福難圖。」

葉紹袁名句,挽錢烈婦名句

詩詞推薦

郎夢不離三月水,思夫空望五湖山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