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呂留良的《九月二日同馬允彭籛侯董采載臣陳鏦大始嚴鴻逵賡臣查樞左旋大兒葆中從子至忠放舟東遊》
全文:
老病感觸多,細碎氣上逆。
知非養生理,微動悔已積。
諸子憫我衰,扶攜事遊歷。
澤國久雨後,浦漵水充斥。
村艇宛轉通,野彴高低格。
日出雲物高,露光百草滴。
木葉聲蕭然,未露憔悴跡。
誰抱不彫姿,霜雪行相益。
舉酒共斟酌,長幼以次及。
揖讓見古歡,脫略非真率。
對此意欣然,不覺夙疢釋。
洵知守舍翁,不如遠遊客。
參考注釋
揖讓
(1).賓主相見的禮儀。《周禮·秋官·司儀》:“司儀掌九儀之賔客擯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子大叔 見 趙簡子 , 簡子 問揖讓、周旋之禮焉,對曰:‘是儀也,非禮也。’” 漢 劉向 《說苑·君道》:“今王將東面,目指氣使以求臣,則廝役之材至矣;南面聽朝,不失揖讓之禮以求臣,則人臣之材至矣。” 晉 葛洪 《抱朴子·審舉》:“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讓盤旋,吾未見焚之自息也。”
(2).指禮樂文德。《漢書·禮樂志》:“揖讓而天下治者,禮樂之謂也。”參見“ 三揖三讓 ”。
(3).禪讓。讓位於賢。《韓非子·八說》:“古者人寡而相親,物多而輕利易讓,故有揖讓而傳天下者……當大爭之世而循揖讓之軌,非聖人之治也。”《南齊書·劉祥傳》:“故揖讓之禮,行乎 堯 舜 之朝,干戈之功,盛於 殷 周 之世。” 徐特立 《關於研究歷史的幾個重要問題》:“由 堯 舜 揖讓進到 禹 傳子,是歷史發展一個必然階段。”
古歡
亦作“ 古懽 ”。 1.往日的歡愛或情誼。《文選·古詩<凜凜歲雲暮>》:“良人惟古懽,枉駕惠前綏。” 李善 註:“良人念昔日之懽愛,故枉駕而迎己。”
(2).借稱舊好,老朋友。 清 黃景仁 《雜詩》:“ 鮑叔 稱古歡,用惠深自售。”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五九:“鄉國論文集古歡,幽人三五薜蘿看。” 龐樹柏 《邀寒瓊濱虹蛻公晚酌》詩:“三士連翩至,蕭齋接古歡。”按, 清 王士禛 有《古懽錄》八卷,記上古至 明 代隱居山林之士,書名借用古語,取與古人為友之意。
脫略
(1) 放任;不拘束
(2) 輕慢,不以為意
脫略細行,不為流俗之事。——《晉書·謝尚傳》
脫略公卿,跌宕文史。——江淹《恨賦》
真率
真誠坦率
呂留良名句,九月二日同馬允彭籛侯董采載臣陳鏦大始嚴鴻逵賡臣查樞左旋大兒葆中從子至忠放舟東遊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