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祁順的《次敖靜之贈行韻》
全文:
胸吞雲夢氣橫秋,三峽詞源日倒流。
正喜同官薰晉鄙,可堪臨別贈吳鉤。
翰林風月長庚老,杜曲煙花子美愁。
欲問相思意何限,汴河汾水兩悠悠。
參考注釋
同官
(1).在同一官署任職的人,同僚。《左傳·文公七年》:“同官為寮。” 唐 韓翃 《送山陰姚丞攜妓之任兼寄蘇少府》詩:“才子風流 蘇伯玉 ,同官曉暮應相逐。” 宋 辛棄疾 《摸魚兒》詞序:“ 淳熙 己亥,自 湖北 漕移 湖南 ,同官 王正之 置酒 小山亭 ,為賦。” 明 屠隆 《綵毫記·脫靴捧硯》:“臣不知聖上呼召,與同官共醉酒樓,死罪!死罪!”《老殘遊記》第十五回:“我輩都是同官,不好得罪他的; 補翁 是方外人,無須忌諱。”
(2).官職名位相同。《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欒盈 ﹞又與吾同官而專之。” 楊伯峻 註:“同為公族大夫而專任其事。”
(3). 明 內廷同支派的太監稱“同官”。 明 劉若愚 《酌中志·見聞瑣事雜記》:“﹝ 諸升 ﹞於 王太監 安 為同官。按外廷所稱同官者,謂職掌名位相同也;內府所稱同官者,不過同支派項下已耳,猶前後同門之義,非指同僚而言。”
可堪
用於問句句首,等於說“那堪”、“怎堪”,即“那能禁得住”、“怎能受得了”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臨別
即將離別
臨別留念
吳鉤
亦作“吳鉤”。鉤,兵器,形似劍而曲。 春秋 吳 人善鑄鉤,故稱。後也泛指利劍。 晉 左思 《吳都賦》:“軍容蓄用,器械兼儲; 吳 鉤 越 棘,純鈞湛盧。” 唐 盧殷 《長安親故》詩:“ 楚 蘭不佩佩吳鉤,帶酒城頭別舊遊。” 葉*劍*英 《重讀<論持久戰>》詩:“一篇《持久》重新讀,眼底吳鉤看不休。”參見“ 吳鴻 ”。
祁順名句,次敖靜之贈行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