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爐錘何忽忽,可知歲月亦堂堂

乾隆冬日寄蔡聞之先生·其二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冬日寄蔡聞之先生·其二》

全文:
書齋十載接輝光,屈指暌違一月長。
試問爐錘何忽忽,可知歲月亦堂堂
腰圍定減冬前帶,髮際應添鏡里霜。
佇待春風重坐臥,新知舊學總商量。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試問

(1).試著提出問題。試探性地問。《晉書·孫綽傳》:“沙門 支遁 試問 綽 :‘君何如許?’”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 左 甚異之,試問所從來,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詩:“白苹秋色里,試問採蓮津。”

(2).試著提出問題。用於質問對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對方的意見。 宋 蘇軾 《又和劉景文韻》:“試問壁間題字客,幾人不為看花來?”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試問當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輕薄之子厠於其間乎?” 許地山 《危巢墜簡》:“試問亘古以來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問。《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邕》:“未幾辭去, 嶠 驚,試問奧篇隱帙,了辯如響, 嶠 嘆曰:‘子且名家!’”《宋史·選舉志三》:“諸正名學生有試問《景祐新書》者,諸判局闕而合差,諸秤漏官五年而轉資者,無不屬於祕書。”《元史·選舉志一》:“以《通鑑節要》用 蒙古 語言譯寫教之,俟生員習學成效,出題試問,觀其所對精通者,量授官職。”

爐錘

亦作“ 爐鎚 ”。亦作“鑪槌”。 1.猶錘鍊。 宋 蘇軾 《次韻孫莘老見贈時》:“爐鎚一手賦形殊,造物無心敢忘渠。” 宋 楊萬里 《晚寒題水仙花並湖山》詩之三:“鍊句爐槌豈可無,句成未必盡緣渠。” 明 李贄 《四書評·論語·先進》:“多言而躁之人,定須這樣爐錘他。” 清 趙翼 《簷曝雜記·汪劉二公文學》:“ 劉文定 公亦令諸門生撰稿,卻不肯襲用一語。而其中新料、新意,又必另入爐錘,改製而用之,蓋為刻稿地也。”

(2).指冶煉工業。 楊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記》:“即使 盛氏 慚於清議謝絶外人,爐錘再興,狹隘如昨,何如收歸國有,大事擴張。”

見“ 爐錘 ”。

忽忽

(1) 失意貌

忽忽如狂。——《漢書·李廣蘇建傳》

(2) 時間快速飛逝的樣子

離開杭州,忽忽又是一年

可知

見“ 可知道 ”。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堂堂

(1) 形容盛大

人獅驚嶽嶽,王廟憶堂堂。——郭沫若《訪埃雜吟》

曰:“寡人將去此堂堂國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莊嚴大方

儀表堂堂

(3) 形容志氣宏大

我們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還怕這一點困難嗎?

(4) 陣式或氣勢很大

堂堂的軍樂隊走過去了

乾隆名句,冬日寄蔡聞之先生·其二名句

詩詞推薦

  • 無罪福

    張伯端宋代〕終日行不曾行,終日坐何曾坐。修善不成功德,造惡元無罪過。時人若未明心,莫執此言亂做。死後須見閻王,難
  • 杪秋南山西峰題準上人蘭若

    錢起唐代〕向山看霽色,步步豁幽性。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淨。石門有餘好,霞殘月欲映。上詣遠公廬,孤峰懸一徑。雲里
  • 郡圃依綠亭

    陳峴宋代〕修林平沼久荒埃,招領春風一笑回。掃淨莓苔分徑岸,剩添桃李結亭台。時因休吏文書了,忽作閒人杖屢來。待與
  • 與長老夜話出故人俞宋護書予至山之日俞適至

    王洋宋代〕三十年餘病作魔,相思長恨隔關河。僧窗開讀君書至,丈室分龕我暫過。憶爾音容如會合,感與蹤跡念蹉跎。兩篇
  • 雜三言 訪道經

    江淹南北朝〕百學兮異文。錦派兮綺分。珍君之言兮皦無際。悅子之道兮逈不羣。澹深韻於白水。儼高意於浮雲。軌賢豪於後學
  • 戰城南

    曹鄴唐代〕千金畫陣圖,自為弓劍苦。殺盡田野人,將軍猶愛武。性命換他恩,功成誰作主?鳳凰樓上人,夜夜長歌舞。
    試問爐錘何忽忽,可知歲月亦堂堂 詩詞名句
  • 鷓鴣天·上元啟醮

    張孝祥宋代〕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光里佩環聲。驛傳風火龍鸞舞,步入煙宵孔翠迎。瑤簡重,羽衣輕。金童雙引到通明。三湘
  • 代趙丞相作尚書輓詩三首

    項安世宋代〕力小慚形渥,心同傒陳隆。忠能當世事,信可沃宸衷。長往公何遽,孤騫我最窮。老來難得淚,獨為灑西風。
  • 金盞兒

    戴善甫元代〕他不把話頭攀。 的我毛骨寒。戰兢兢把不住台和盞。我這裡承歡奉喜兩三番。太守見我退後來早台意怒。學士見
  • 送吳德祖還新安

    李之世明代〕山山黃葉積,之子汎歸舟。邂逅成今昔,存亡念舊遊。嶺雲微帶雨,江樹遠含秋。惆悵西風道,茫茫起旅愁。
試問爐錘何忽忽,可知歲月亦堂堂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