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履的《二十七日登長乾塔》
全文:
龍盤虎踞爭岧嶢,長乾窣堵當中標。
幾年遐想入清夢,秋杪登攀英氣飄。
因思此塔屢成壞,相傳起自阿育朝。
宿緣土面獲今報,八萬四千成一朝。
列在中華十有九,惟茲末後名方昭。
自從五鳳例遭毀,下逮鹹和才可條。
牛停金像既希有,水泛銅趺如默要。
太元末年劉慧達,四顧異氣山之椒。
三函中出三舍利,圓正光潔如瓊瑤。
數層寶勢僅增立,梁詔方且鋪根苗。
陳亡火烈復堙墜,興廢豈亦隨所招。
偉哉天命集真主,湯霓武旆澄氛妖。
六幽葵藿向堯日,千仞鳳凰儀舜韶。
太宗繼志符節合,章聖游文金石調。
詩書仁義溢庠序,佛老餘教通逍遙。
祥符庚戌感光瑞,累歲九成淩紫霄。
迄今八十有二載,香火瞻奉傾齯髫。
群公偕我躡危級,放身物外情何超。
心閒不逐去帆動,量廓那知空界遼。
奇峰萬點逼冬瘦,江水九道來迢迢。
共欣華旦此緣勝,大千永峙為津橋。
興餘更就竹閒飲,妙音盈耳成長謠。
參考注釋
詩書
(1) 指《詩經》和《尚書》
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泛指一般書籍、詩文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漫捲詩書喜欲狂。——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仁義
(1) 寬厚正直
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韓非子·五蠹》
仁義之舉
(2) 〈方〉∶性情溫順,通達事理
庠序
泛指學校。殷代叫庠,周代叫序
謹庠序之教。——《孟子·梁惠王上》
佛老
佛家和道家的並稱。佛家以佛陀為祖,道家以 老子 為祖,故稱。 唐 韓愈 《進學解》:“先生之業可謂勤矣,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 明 張綸 《林泉隨筆》:“晚年用力佛老之學,而著書皆祖其意。” 鄭觀應 《盛世危言·技藝》:“ 秦 漢 以後佛老盛行, 中國 才智之士皆馳騖於清淨虛無之學。”
逍遙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黃履名句,二十七日登長乾塔名句
名句推薦
大亂屢作墟井閭,血肉蹂踐烽燧厚
陳三立《陳述猷乞題瞻麓圖》
詩詞推薦
![詩書仁義溢庠序,佛老餘教通逍遙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