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太平箭》
全文:
人心天命向清時,江表安能一木支。
況復處堂仍燕樂,豈能怒臂拒雄師。
鷹揚三箭皆飲羽,烏合千軍盡倒旗。
應勝天山樹邊績,英名長共石城垂。
參考注釋
鷹揚
(1).威武貌。《詩·大雅·大明》:“維師 尚父 ,時維鷹揚。” 毛 傳:“鷹揚,如鷹之飛揚也。”《後漢書·陳龜傳》:“臣無文武之才,而忝鷹揚之任。” 元 薩都剌 《威武曲》:“當年意氣何鷹揚,手扶天子登龍牀。” 清 孫枝蔚 《苦雨雜詩》之四:“ 呂尚 釣 磻溪 竟展鷹揚志。”
(2).武事的代稱。 太平天囯 洪仁玕 《乾王洪寶制》:“況我真聖主文武同科,鹿鳴與鷹揚並重。”
(3).逞威;大展雄才。《後漢書·劉陶傳》:“羣小競進,秉國之位,鷹揚天下,烏鈔求飽,吞肌及骨,並噬無猒。”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昔 仲宣 獨步於 漢 南, 孔璋 鷹揚於 河 朔 。” 唐 胡曾 《鴻門》詩:“ 項籍 鷹揚六合晨, 鴻門 開宴賀亡 秦 。” 明 沉鯨 《雙珠記·並拜榮陛》:“虎奮三軍,鷹揚千里,可信是青雲器。”
(4).古代武官名號。《北史·隋紀下·煬帝》:“壬辰, 雁門 賊帥 尉文通 ,聚眾三千,保於 莫壁谷 ,遣鷹揚 楊伯泉 擊破之。” 唐 劉禹錫 《武夫詞》:“借問胡為爾?列校在鷹揚。”參見“ 鷹揚府 ”。
飲羽
箭深沒羽。形容射箭的力量極強
養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飲羽。——《呂氏春秋·精通》
烏合
(1).形容人群沒有嚴密組織而臨時湊合,如群烏暫時聚合。《晉書·慕容廆載記》:“ 廆 曰:‘彼信 崔毖 虛説,邀一時之利,烏合而來耳。’”《資治通鑑·晉元帝太興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飛烏見食,羣集而聚啄之,人或驚之,則四散飛去;故兵以利合無所統一者,謂之烏合。”《三國演義》第十七回:“ 術 兵雖眾,皆烏合之師,素不親信。”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一:“﹝ 謝嗣鳳 ﹞散家財,結同教,招亡命,烏合數千人,揭竿而起。”
(2).指暫時湊合的一群人。 清 侯方域 《上三省督府剿撫議》:“不若移一旅之師……隨宜撲翦,聯樓結寨,漸次燒除,兔窟既破,烏合焉棲?”參見“ 烏合之眾 ”。
乾隆名句,題太平箭名句
名句推薦
愁見唱陽春,令人離腸結
殷七七《陽春曲》
詩詞推薦
![鷹揚三箭皆飲羽,烏合千軍盡倒旗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