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孫宸的《送顧宗伯館師得請歸省四首·其四》
全文:
玉署清深隔俗塵,幾回授簡得相親。
千秋忝竊登龍客,短步空慚附驥人。
秘閣藜光憐乍冷,北堂萱樹羨長春。
懸知愛日歡無限,曳履還看捧日新。
參考注釋
千秋
(1) 千年
(2) 歲月久遠
(3)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忝竊
謙言辱居其位或愧得其名。 晉 羊祜 《讓開府表》:“且臣忝竊雖久,未若今日兼文武之極寵,等宰輔之高位也。” 唐 杜甫 《長沙送李十一》詩:“ 李 杜 齊名真忝竊,朔雲寒菊倍離憂。”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太尉 韋昭度 ,舊族名人,位非忝竊。” 清 顧貞觀 《賀新郎·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宿昔齊名非忝竊,試看 杜陵 消瘦,曾不減 夜郎 僝僽。”
登龍
(1).登天的龍。《史記·孝武本紀》:“其秋,為伐 南越 ,告禱泰一,以牡荊畫幡日月北斗登龍,以象天一三星,為泰一鋒,名曰‘靈旗’。”
(2).乘龍。 唐 李白 《箜篌謠》:“攀天莫登龍,走山莫騎虎。”
(3).同“ 登龍門 ”。 唐 王季友 《酬李十六岐》詩:“於何車馬日憧憧, 李膺 門館爭登龍。” 宋 蘇轍 《歐陽太師輓詞》:“推轂誠多士,登龍盛一時。”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這恩榮錫袞封圭,不比那登龍御 李 。” 魯迅 《花邊文學·小品文的生機》:“其中固然有雖曾附驥,終未登龍的‘名人’,或扮作黑頭,而實是真正的醜腳的打諢,但也有熱心人的讜論。” 唐 李端 《元丞宅送胡濬及第東歸覲省》詩:“登龍兼折桂,歸去當高車。”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敕賜及第》:“仰溫樹之煙,何人折桂?泝甘泉之水,獨我登龍。” 宋 王禹偁 《杏花》詩之五:“登龍曾入少年場,錫宴瓊林醉御觴。” 清 鈕琇 《觚賸·河東君》:“登龍之客,杳至高閭。”
(4).泛指升官。 阿英 《晚清小說史》第二章:“至於為謀升官,上維新條陳,東抄西襲,以盼一顧的,更所在多有,實質上,不過是藉以登龍而已。”
步空
在空中行走。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一·劉張二仙》:“忽一黃冠來告曰:‘從吾步空下,即仙矣。’”
附驥
蚊蠅叮附馬尾而遠行,比喻攀附權貴而成名。也說“附驥尾”
李孫宸名句,送顧宗伯館師得請歸省四首·其四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般涉調】耍孩兒 詠鼓
睢玄明〔元代〕樂官行徑咱參破,全仗著聲名過活。且圖時下養皮囊,隱居在安樂之窩。咚咚的打得我難存濟,緊緊的棚扒的我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