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佘翔的《神應篇為方伯劉公作》
全文:
潭州有古木,一旦擊風雷。
正直神逾壯,丹青像乍開。
普陀移海島,祗樹擁樓台。
雲氣疑飛佩,潮聲覺渡杯。
玉毫觀自在,金粟現如來。
變化原非幻,圓通不用猜。
炎精初作祟,力疾久為災。
白馬經聲出,青蓮藥裹裁。
巋然存夏屋,健矣等童孩。
寂滅龍超象,昂藏鶴印苔。
青童飛玉液,元女進金罍。
解脫春生步,皈依劫作灰。
猿猴群習定,鸚鵡故遲回。
王母延年術,更生命世才。
荊塗鍾地脈,淮泗引春醅。
誠孝通群帝,勛名播九垓。
蘋蘩光俎豆,鼎鼐和鹽梅。
南斗瞻依者,東閩保障哉。
萱庭滋沆瀣,薇省望崔嵬。
燕喜稱宜壽,鷹揚矯上台。
風雲乘遇合,天地重栽培。
願擬河清頌,餘波潤草萊。
參考注釋
猿猴
猿和猴
剽疾如猿猴。——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習定
謂養靜以止息妄念。《景德傳燈錄·慧能大師》:“京城禪德皆雲,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 宋 陳顯微 《文始真經言外經旨·五鑒》:“昔有人居山習定,而山精現怪異之形,變化百種,魔撓其人,其人瞑目不視,曰:汝之伎倆有盡,我之不聞不見無窮。”
鸚鵡
(1)
(2) 廣泛分布於熱帶地區的許多屬於鸚形目(Psittaciformes)的對趾足鳥,頭圓,具有特別粗壯、彎曲而且有蠟膜的尖鉤喙,上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鮮艷多彩,能模仿人說話
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禮記》
(3) 酒器名
空持暖玉擎鸚鵡。——明· 何景明《明月篇》
遲回
亦作“ 遲囬 ”。亦作“遟回”。 1.遲疑,猶豫。《魏書·郭祚傳》:“ 高祖 嘆謂 祚 曰:‘卿之忠諫, 李彪 正辭,使朕遲回不能復決。’” 元 劉壎 《隱居通議·經史一》:“ 璋 ( 劉璋 )無得罪於 蜀 民,其亡有足哀者;故 昭烈 之取之也,亦遲回不忍,及迫於羣言,然後圖之。”《明史·孟養浩傳》:“今日既遲囬於豫教,安知來歲不游移於冊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江城》:“母尚遲回,女已偕婢入。”
(2).猶徘徊。 宋 賀鑄 《山花子·彈箏》詞:“約略整鬟釵影動,遲回顧步珮聲微。” 明 陳獻章 《寄題三洲岩》詩:“遲囬北壁下,目擊元公遺。” 清 王韜 《英但自守》:“徒以 法 不肯為 英 用, 英 又不能合 法 ,故遲囬審顧,觀望徘徊以至於此。” 清 譚嗣同 《與唐紱丞書》:“雖然,三十曰壯,坐此縈繚遲回,卒不克自致於當世有用之學。”
(3).猶滯留。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比往而山水暴漲不復可涉, 吉 不能泅,遟回嘆息,坐岸良久,欲下不敢渡。”《魏書·司馬昌明傳》:“ 溫 ( 桓溫 )自歸寢疾,諷求備物九錫…… 彪之 ( 王彪之 )云:‘聞彼病日增,亦當不復支久,自可小遲回其事。’”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居一日, 寬 ( 裴寬 )詣 寂 ( 普寂禪師 ), 寂 曰:‘有少事,未暇款語,且請遲回休憩也。’”《花月痕》第四八回:“相傳 江寧 城中,有一婦背負嬰兒,被驅入館,這婦人遲回不行。” 子虛子 《湘事記》:“更令 李金山 領第二站駐 沙市 ,然其司令本部以待 上海 購械,遲回未發。”
遲廻: 亦作“ 遲迴 ”。亦作“遟迴”。同“ 遲回 ”。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七》:“ 彊 (太子 劉彊 )遂因左右陳誠,願備藩輔, 世祖 遟廻者久之,乃許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負》:“苟使君強自遲迴至冰散,則君尚欲開口,其事焉得哉!” 明 李介 《天香閣隨筆》卷二:“ 皋疆 ( 馮皋疆 )入丁酉鄉簾,老吏 沉 某為富人 趙 通節,緩頰再三, 皋疆 遲迴上科事,懼不敢應。”《文選·鮑照<放歌行>》:“今君有何疾,臨路獨遲廻。” 張銑 註:“遲廻,不行貌。” 唐 顏真卿 《題杼山癸亭》詩:“遲迴未能下,夕照明村樹。” 潘飛聲 《秋感》詩之一:“海上遲廻滯去程,入秋風物倍淒清。”《晉書·顧眾傳》:“及 敦 ( 王敦 )構逆,令 眾 出軍, 眾 遲迴不發。” 唐 張說 《為妓人祭故主文》:“心思往而莫遂,足欲返而遲迴。” 宋 賀鑄 《河滿子》詞:“每恨相逢薄處,可憐欲去遲迴。”
佘翔名句,神應篇為方伯劉公作名句
名句推薦
高材見汝膽齊落,矮樹逢人肩互摩
聶紺弩《伐木贈李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