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洪芻的《小桃晚發·其二》
全文:
東風不識桃花面,惆悵多愁足病身。
青帝也應憐逐客,小窗故剩一枝春。
參考注釋
東風
(1) 從東方吹來的風
小樓昨夜又東風。——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風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
東風吹向天地外,盪盡人間群魔妖。——《天安門詩八首》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桃花面
(1).指 隋文帝 宮中的一種梳妝樣式。 唐 宇文士及 《妝檯記》:“ 隋文 宮中梳九真髻紅粧,謂之桃花面。”
(2).泛指美人容貌。 前蜀 韋莊 《女冠子》詞之二:“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 元 鍾嗣成 《罵玉郎過感皇恩採茶歌·歡》曲:“人美麗正芳年,時常笑顯桃花面。”
(3).謂飲酒後面呈桃紅色。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小星》:“星橋烏鵲填,笑嬋娟,金尊偏送桃花面。”
惆悵
傷感;愁悶;失意
羈旅而無友生,惘悵兮而私自憐。——《楚辭·九辯》
惆悵人亡書亦絕,後人無復見《青囊》!——《三國演義》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多愁
常憂愁。 唐 戴叔倫 《江上別張歡》詩:“長醉非關酒,多愁不為貧。” 宋 王禹偁 《遣興》詩:“百年身世片時間,況是多愁鬢早斑。”
病身
體弱多病之身。 唐 張籍 《感春》詩:“遠客悠悠任病身,誰家地上又逢春。” 唐 白居易 《彭蠡湖晚歸》詩:“何必為遷客,無勞是病身。” 宋 楊萬里 《曉行東園》詩:“老眼讀書長作睡,病身得酒忽全蘇。”
洪芻名句,小桃晚發·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