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師復作水餅供出五詩送別謝之》
全文:
草堂野飯蜀江濱,妥貼寒光刻削人。
忽展五篇爭疾讀,便驚四座暖生春。
已欣蓮社風流在,更覺溪山氣味新。
放箸翛然廬岳去,門欄他日夢應頻。
參考注釋
草堂
草廬。隱者所居的簡陋茅屋
野飯
(1).指粗淡的農家飯食。 唐 杜甫 《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茅屋》詩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飯射麋新。” 宋 梅堯臣 《衛州通判趙中舍》詩:“沙田多種稻,野飯殊脫粟。”
(2).猶野餐。 唐 劉長卿 《送顧長》詩:“晨裝林月在,野飯浦沙寒。”
蜀江
蜀郡 境內的江河。 唐 劉禹錫 《竹枝詞》之一:“山桃紅花滿上頭, 蜀 江春水拍山流。” 宋 黃庭堅 《定風波》詞:“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 鬼門關 外 蜀 江前。” 清 唐甄 《潛書·利才》:“天下之險,莫如 蜀 江,莫如滄海。”
妥貼
(1) 十分合適,恰當
安排妥貼
(2) 令人滿意地
準備十分妥貼
寒光
慘白令人心寒的光
寒光一閃,刀已出鞘
刻削
(1).雕刻。《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
(2).形容(山石或樓台)稜角分明,崢嶸峭拔。《魏書·蕭衍傳》:“大興寺塔,廣繕臺堂,昭陽到景,垂珠銜璧,崢嶸刻削。”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誌一》:“山半大石盤陀數畝,高下如刻削。”
(3).苛刻,嚴酷。《史記·秦始皇本紀》:“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舊唐書·唐臨傳》:“比來有司多行重法,敘勛必須刻削,論罪務從重科。” 平心 《論康熙帝的歷史地位》一:“ 康熙帝 比 順治 統治者更深刻地察覺到,前朝君臣的腐敗和刻削,怎樣加速了 明 政權的崩潰。”
(4).侵害;剝奪。《史記·孝景本紀》:“至 孝景 ,不復憂異姓,而 鼂錯 刻削諸侯。”《南史·恩倖傳·沉客卿》:“ 客卿 每立異端,唯以刻削百姓為事。”《資治通鑑·唐懿宗鹹通九年》:“節度使刻削軍府,刑賞失中,遂致迫逐。”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政事一》:“官司自俸廉而外,一思展拓,何一非侵漁刻削之端。”
(5).節儉。 唐 韓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監胡良公墓神道碑》:“樂為儉勤,自刻削,不乾人,以矯時弊。”
(6).剪裁;刪節。 唐 孟郊 《品松》詩:“名華非典賞,剪棄徒纖茸。刻削大雅文,所以不敢慵。”
(7).謂造語工巧,文筆峻拔。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一:“ 信道 清才,而詩刻削。”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文章宗旨》:“ 唐 之文, 韓 之雅健, 柳 之刻削,為大家。” 明 方孝孺 《答張廷璧書》:“足下之詩刻削森秀,為世俗異味,其辭信奇矣。”
釋德洪名句,師復作水餅供出五詩送別謝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