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面發紅緣底事,如逢宋玉莫相窺

姜特立紅梅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姜特立的《紅梅》

全文:
玄冥也自不落莫,探借春風紅樹枝。
姑射身全映霞佩,壽陽妝誤眯臙脂。
長於山杏雞為弟,配又江梅合作妃。
滿面發紅緣底事,如逢宋玉莫相窺

姜特立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姜特立滿面發紅緣底事,如逢宋玉莫相窺書法作品欣賞
滿面發紅緣底事,如逢宋玉莫相窺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滿面

整個面部

滿面笑容

發紅

(1) 變為粉紅

(2)

(3) 引起發紅的動作或過程

(4) 由於發紅藥引起的發紅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 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 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

宋玉

戰國 時 楚 人,辭賦家。或稱是 屈原 弟子,曾為 楚頃襄王 大夫。其流傳作品,以《九辯》最為可信。《九辯》首句為“悲哉秋之為氣也”,故後人常以 宋玉 為悲秋憫志的代表人物。又傳說其人才高貌美,遂亦為美男子的代稱。 唐 張鷟 《遊仙窟》:“華容婀娜,天上無儔;玉體逶迤,人間少匹。輝輝面子,荏苒畏彈穿;細細腰支,參差疑勒斷。 韓娥 宋玉 ,見則愁生; 絳樹 青琴 ,對之羞死。” 宋 周邦彥 《紅羅襖·秋悲》詞:“ 楚 客憶江蘺,算 宋玉 未必為秋悲。” 明 陳所聞 《閨思》曲之一:“銷魂鶯燕偏拖逗,不知 宋玉 何緣獨怨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若非 宋玉 牆邊過,定是 潘安 車上來。”

相窺

互相窺望。《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踰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姜特立名句,紅梅名句

詩詞推薦

  • 寄題鍾秀才詠歸堂

    葉適宋代〕鍾君文武隨所求,馬上檄草兼詞頭。五兵鑄就殺氣動,卻寫三賦祥光流。左逾陰山右絕漠,漢地自厭胡沙惡。聖門
  • 雜劇·蕭淑蘭情寄菩薩蠻

    賈仲明〔元代〕第一折(沖末扮張世英上,詩云)雖無汗馬眠霜苦。曾受囊螢映雪勞;金榜一朝標姓字,此時方顯讀書高。小生姓
  • 定風波

    蘇軾宋代〕莫怪鴛鴦繡帶長。腰輕不勝舞衣裳。薄倖只貪遊冶去。何處。垂楊系馬恣輕狂。花謝絮飛春又盡。堪恨。斷弦塵管
  • 寄屈翁山

    汪森清代〕皇輿產萬物,維南聚珍奇。螭珠或徑寸,出浦光陸離。珊瑚八九尺,鐵網籠其枝。象犀與翡翠,玳瑁兼玻璃。由來
  • 雪霽

    朱同明代〕曉分梅影天花白,夜引蟾光玉色明。臥對軒窗迷近遠,忽聞鼓柁剡舟行。
  • 寄白石姜堯章

    蘇泂宋代〕稽山卻棹酒船回,泠水灣頭兩意開。一路有詩吟不穩,當時悔不共君來。
  • 游洞霄宮

    余愚宋代〕琳宮勝處絕塵囂,千古佳名號洞霄。地鎖九峰形屈曲,擎天一柱勢岧嶢。鳳鳴怪石仙岩邃,蛟舞流泉澗壑遙。幸有
  • 游天台觀

    釋遵式宋代〕古觀春山下,尋幽似有期。瀑清冥坐久,峰好獨歸遲。客嘯巢禽識,仙蹤藥叟知。我來無別趣,禪性盡相宜。
    滿面發紅緣底事,如逢宋玉莫相窺 詩詞名句
  • 正月十六日奉皇太后瀛台看煙火即景燈詞八首·其三

    乾隆清代〕誰遣微雲點太清,銀蜍為讓火蛾明。上元此日有餘樂,宣德當年奚比衡。
  • 贈王子飛之高麗

    蔡肇宋代〕聞君秉筆賦雞林,海怪山奇人購尋。莫紀大宛多善馬,卻令天子便甘心。
    滿面發紅緣底事,如逢宋玉莫相窺 詩詞名句
滿面發紅緣底事,如逢宋玉莫相窺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