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魏晉王粲的《矛俞新福歌》
全文:
漢初建國家,匡九州。
蠻荊震服,五刃三革休。
安不忘備武樂修。
宴我賓師,敬用御天,永樂無憂。
子孫受百福,常與松喬游。
烝庶德,莫不鹹歡柔。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蠻荊
古代稱 長江 流域中部 荊州 地區,即 春秋 楚國 的地方。亦指這一地區的人。《詩·小雅·采芑》:“蠢爾 蠻荊 ,大邦為讎。” 朱熹 集傳:“ 蠻荊 , 荊州 之蠻也。”《後漢書·李膺傳》:“ 緄 前討 蠻荊 ,均 吉甫 之功。” 宋 歐陽修 《金雞》詩:“ 蠻荊 鮮人秀,厥美為物怪。”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序說:“一直到 周宣王 的時候, 長江 流域的中部都還是所謂 蠻荊 ,所謂南蠻。”
震服
(1).懾服,畏懼屈服。 漢 王粲 《俞兒舞歌·矛俞新福歌》:“ 漢 初建國家,匡九州, 蠻 荊 震服,五刃三革休。”《文選·阮籍<為鄭沖勸晉王箋>》:“ 榆中 以西,望風震服。” 張銑 註:“震,驚也。”
(2).震驚佩服。 海默 《雲中人》:“沒想到我這句話引出了他們令人震服的豪言壯語。”
五刃
(1).五種兵器。《國語·齊語》:“教大成,定三革,隱五刃,朝服以濟 河 而怵惕焉,文事勝矣。” 韋昭 註:“五刃,刀、劍、矛、戟、矢也。”《尸子·君治》:“ 武王 已戰之後,三革不累,五刃不砥。”
(2).泛指兵器。 唐 李商隱 《為汝南公華州賀赦表》:“萬蟄蘇而六幽盡開,五刃藏而九土鹹闢。”
三革
指甲、胄、盾,古時多用犀、兕、牛之皮革製成,故稱。《國語·齊語》:“教大成,定三革,隱五刃,朝服以濟 河 而無怵惕焉,文事勝矣。” 韋昭 註:“三革,甲、胄、盾也。”《荀子·儒效》:“反而定三革,偃五兵,合天下,立聲樂,於是《武》《象》起而《韶》《護》廢矣。” 楊倞 註:“三革,犀也,兕也,牛也。”一說,指用革甲裝備的戰車、戰馬和士兵。《管子·小匡》:“定三革,偃五兵。” 尹知章 註:“車、馬、人皆有革甲,曰三革。” 南朝 梁 沉約 《齊武帝謚議》:“三革不累,五刃不砥。庠塾大啟,儒雅雲集。”
王粲名句,矛俞新福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