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陳陶的《聖帝擊壤歌四十聲》
全文:
百六承堯緒,艱難土運昌。
太虛橫彗孛,中野斗豺狼。
帝曰更吾嗣,時哉憶聖唐。
英星垂將校,神岳誕忠良。
鍊石醫元氣,屠鰲正昊蒼。
掃原鋪一德,驅祲立三光。
大道重蘇息,真風再發揚。
芟夷逾舊跡,神聖掩前王。
郊酒酣寥廓,鴻恩受渺茫。
地圖龜負出,天誥鳳銜將。
雜貢來山峙,群夷入雁行。
紫泥搜海岱,鴻筆富岩廊。
鷹象敷宸極,寰瀛作瑞坊。
泥丸封八表,金鏡照中央。
構殿基麟趾,開藩表鳳翔。
鑾輿親稼穡,朱幌務蠶桑。
戎羯輸天馬,靈仙侍玉房。
宮儀水蒐甲,門衛綠沈槍。
陶鑄超三古,車書混萬方。
時巡望虞舜,蒐狩法殷湯。
化合謳謠滿,年豐鬼蜮藏。
政源歸牧馬,公法付神羊。
寶鼎無靈應,金甌肯破傷。
封山昭茂績,祠執答嘉祥。
在昔宮闈僭,仍罹羿浞殃。
牝雞何譈訁萬,猘犬漫劻勷。
苗禱三靈怒,桓偷九族亡。
鯨鯢尋掛網,魑魅旋投荒。
松柏霜逾翠,芝蘭露更香。
聖謨流祚遠,仙系發源長。
島嶼征徭薄,漪瀾泛稻涼。
鳧魚饜餐啖,荷薜足衣裳。
寤寐華胥國,嬉遊太素鄉。
鷹鸇飛接翼,忠孝住連牆。
有叟能調鼎,無媒隱釣璜。
乾坤資識量,江海入文章。
野鶴思蓬闕,山麋憶廟堂。
泥沙空淬礪,星斗屢低昂。
歷草何因見,衢尊豈暫忘。
終隨嘉橘賦,霄漢謁羲皇。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歷草
即蓂莢。傳說中的一種瑞草。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紫脫華,朱英秀。佞枝植,歷草滋。”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堯 為仁君,一日十瑞……歷草生階,宮禽五色。” 南唐 陳陶 《聖帝擊壤歌四十聲》:“歷草何因見,衢尊豈暫忘!”一本作“ 歷草 ”。參見“ 歷莢 ”。
亦稱“ 歷莢 ”。即蓂莢。《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紫脫華,朱英秀,佞枝植,歷草滋。” 李周翰 註:“ 堯 時有蓂莢草生於階,有十五葉,從月一日日生一葉,至十五日日落一葉。若月小,則餘一葉,見此以知日歷,故云歷草也。” 宋 李石 《續博物志》卷七:“蓂莢,一名歷莢,聖王以是占日月之數。”歷,一本作“ 歷 ”。參見“ 蓂莢 ”。
何因
什麼緣故,為什麼。《周書·薛善傳》:“時 晉公 護 執政,儀同 齊軌 語 善 云:‘兵馬萬機,須歸天子,何因猶在權門。’” 唐 韋應物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詩:“何因北歸去, 淮 上對秋山。” 宋 葉適 《寄呂巽伯換酒亭》詩:“自可全將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衢尊
亦作“ 衢樽 ”。亦作“ 衢罇 ”。謂設酒通衢,行人自飲。《淮南子·繆稱訓》:“聖人之道,猶中衢而致尊邪:過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所宜;是故得一人,所以得百人也。” 高誘 註:“道,六通謂之衢。尊,酒器也。” 莊逵吉 註:“‘六通’應作‘四通’,字之誤也。”後遂以“衢尊”為喻仁政的典實。《晉書·刑法志》:“念室後刑,衢樽先惠,將以屏除災害,引導休和,擬陽秋之成化,若 堯 舜 之為心也。” 南朝 陳 徐陵 《陳文皇帝哀冊文》:“我皇誕聖,應此家慶。道主衢罇,神凝懸鏡。” 前蜀 貫休 《上孫使君》詩:“具瞻從密勿,旦夕調鼎鼐,為君整衢尊,為君戢蕃塞。” 康有為 《六哀詩》之一:“奇功動日月,衢尊共斟酌。”
陳陶名句,聖帝擊壤歌四十聲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