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洪适的《十二時/憶少年》
全文:
庭有燎,疊鼓鳴鼉。
更問夜如何。
信星彪列,天象森羅。
虞旦閟宮畢,觴清廟,漿柘尊犧繼猗那。
嘉頌可同科。
卮聖萬肩摩。
飭躬三宿,泰畤縟儀多。
丘澤合,岳瀆從曦娥。
神光燭、雲車風馬,芝作蓋,玉為珂。
奉瑄成禮,燔柴竣事,休嘉砰,隱丹闕,湛恩波。
共願乾坤隤祉,邊鄙投戈。
覆盂連瀚海,洗甲挽天河。
欣欣喜色,長遇六龍過。
奏雲和。
三春薦嘉禾。
參考注釋
飭躬
猶飭身。《漢書·宣帝紀》:“朕之不明,震於珍物,飭躬齋精,祈為百姓。” 明 唐順之 《答俞教諭書》:“若使有獨為君子之心,則雖從事於飭躬勵行以退處,未嘗不為利塗也。”《續資治通鑑·宋真宗景德二年》:“ 士安 ,善人也,事朕於南府、東宮,以至輔相,飭躬畏謹,有古人之風。”
三宿
(1).進爵三次。《書·顧命》:“王三宿,三祭,三咤。” 孔 傳:“禮成於三,故酌者實三爵於王,王三進爵,三祭酒。三奠爵。” 孔穎達 疏:“三宿,謂三進爵,從立處三進至神所也。”《陳書·沉文阿傳》:“三宿三咤,上宗曰饗,斯蓋祭儐受福,寧謂賀酒邪!”
(2).猶言三日;三夜。謂時間較久。《孟子·公孫丑下》:“三宿而後出 晝 ,是何濡滯也?” 趙岐 註:“留於 晝 三日,怪其淹久。” 唐 白居易 《答微之詠懷見寄》詩:“分袂二年勞夢寐,並牀三宿話平生。”佛教有出家人不三宿桑下,以免妄生依戀之說,見《四十二章經》。《後漢書·襄楷傳》:“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精之至也。” 李賢 註:“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經三宿便即移去,示無愛戀之心也。”參見“ 三宿戀 ”。
泰畤
古代天子祭天神之處。《史記·孝武本紀》:“神靈之休,祐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泰畤壇以明應。” 唐 楊炯 《酅國公墓志銘》:“郊上玄,定泰畤,金繩玉匣,日觀登封;左箇西偏,明堂布政。” 明 唐順之 《冬至南郊》詩:“明王敦大報,泰畤禮神君。”
洪适名句,十二時/憶少年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