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韋應物的《答崔都水》
全文:
亭亭心中人,迢迢居秦關。
常緘素札去,適枉華章還。
憶在灃郊時,攜手望秋山。
久嫌官府勞,初喜罷秩閒。
終年不事業,寢食長慵頑。
不知為時來,名籍掛郎間。
攝衣辭田裡,華簪耀頹顏。
卜居又依仁,日夕正追攀。
牧人本無術,命至苟復遷。
離念積歲序,歸途眇山川。
郡齋有佳月,園林含清泉。
同心不在宴,樽酒徒盈前。
覽君陳跡游,詞意俱淒妍。
忽忽已終日,將酬不能宣。
氓稅況重疊,公門極熬煎。
責逋甘首免,歲晏當歸田。
勿厭守窮轍,慎為名所牽。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卜居
選擇居處
卜居於鄉
依仁
謂把“仁”作為言行依循的標準。語出《論語·述而》:“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晉書·隱逸傳·龔玄之》:“ 譙國 、 戴逵 、 武陵 、 龔玄之 並高尚其操,依仁遊藝,潔己貞鮮。” 前蜀 韋莊 《和薛先輩初秋寓懷》詩:“託跡同 吳 燕,依仁似 越 禽。”
日夕
(1) 日夜
日夕策馬,侯權者之門。——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2) 近黃昏時;傍晚
山氣日夕佳。——晉· 陶淵明《飲酒》
追攀
(1).追隨牽挽。形容惜別。 漢 王粲 《七哀詩》之一:“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 唐 杜甫 《遣興》詩之三:“昔在 洛陽 時,親友相追攀。” 明 何景明 《送王夢弼之高郵》詩:“閭閻猶涕淚,道路復追攀。”
(2).追隨牽挽。表示哀悼。 唐 韓愈 《大行皇太后輓歌詞》之三:“追攀萬國來,警衞百神陪。” 唐 孟郊 《吊盧殷》詩:“君歸新鬼鄉,我面古玉顏。羞見入地時,無人叫追攀。”
(3).追隨攀登。 南朝 宋 何承天 《上陵者篇》:“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纖麗振綺紈;攜童幼,升崇巒,南望城闕鬱盤桓。” 宋 蘇軾 《次韻馬元賓》:“塞鴻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豈可期。” 陳毅 《過旭角》詩:“ 旭角 山高拔海五千三,汽車行駛難追攀。”
(4).指趕上,超過。 金 王若虛 《文辨三》:“ 楚 詞自是文章一絶,後人固難追攀,然得其近似可矣。”
(5).追隨,跟隨。 唐 韓愈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詩:“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 宋 蘇軾 《用前韻答西掖諸公見和》:“豈惟蹇步困追攀,已覺侍史疲犇送。”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餘·藝文賞鑒一》:“有感慨弔惜之懷,無追攀壯浪之想。”
(6).催逼攀折。 宋 王安石 《四月果》詩:“一春強半勒花風,幾日園林幾樹紅。汲汲追攀常恨晚,紛紛吹洗忽成空。”
韋應物名句,答崔都水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卜居又依仁,日夕正追攀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