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蕃的《重賦畏知寓齋》
全文:
君昔少年日,起家官帝城。
諸公盛稱許,往往動得名。
夷途一步趨,可到公與卿。
永懷松柏堅,高謝桃李榮。
謚齋乃曰漸,毫髮無妄行。
惟時尹夫子,猶躬南山耕。
是公妙言語,一字與不輕。
銘能為君述,君志益以明。
蹉跎才幾何,白髮殆數莖。
低回尚前銜,牢落方南征。
瀟湘清絕地,屈賈放逐情。
感今重惻古,慨嘆識此生。
究竟漸之義,顧未忘櫱萌。
彼哉少年事,老矣夫何營。
徹之易以寓,俯夢仰輒驚。
何止宦為客,身悟浮雲更。
南軒子張子,好學如玄成。
奮然吐長句,真覺萬戶輕。
尹張志則異,與君盡同盟。
見君極空洞,不比小器盈。
嗣宗絕臧否,白眼常若瞠。
司馬萬事好,是中差自宏。
看君接物際,二士蓋熟評。
君今家山居,扁榜猶在桁。
傍陳漆園書,立參輿倚衡。
因茲大有得,居窮亦如亨,嗟我道學晚,頗困塵網纓。
性又多忤物,舉足逢溝阬。
誓將過君齋,指南問初程。
但恐持寸莛,莫致洪鐘鳴。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言語
說話
與人罕言語。——明· 魏禧《大鐵椎傳》
市人之言語。——唐· 杜牧《阿房宮賦》
一字
(1).一個字。 漢 王充 《論衡·須頌》:“夫一字之謚,尚猶明主;況千言之論,萬文之頌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故善為文者,富於萬篇,貧於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
(2).謂同一個字。《左傳·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記》:“ 惠士奇 云:《上林賦》‘江河為阹’注云:‘遮禽獸為阹。’‘阹’即‘去’,實一字。”
(3).指一種字型。 漢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論語》七部經書,系 蔡邕 以隸書書寫。後因取別於 魏 正始 之三體石經,稱“一字石經”,或“鴻都石經”、“今字石經”。見《隋書·經籍志一》。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餘錄·一字三字石經》:“ 蔡中郎 所書,祇有隸體。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隸三體。 漢 刻本無一字之名, 魏 晉 而下,稱 漢 刻為一字,取別於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個別名。 明 黃宗羲 《宋元學案·紫薇學案》:“﹝ 紫薇 門人﹞ 林之奇 ,字 少穎 ,一字 拙齋 。”
(5).指簡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陽樓》詩:“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陳師道 《送李奉議亳州判官》詩之三:“因聲問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贄 《感事二絕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傳君一字到 黃州 。”
(6).謂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詩:“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唐 吳融 《新雁》詩:“數聲飄去和秋色,一字橫來背晚暉。”
(7).京劇髯口之一種。 蘇少卿 《平劇手冊·髯口》:“一字,滿口之須而短只寸許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魯智深 等用;紅一字, 典韋 等用。”
(8).中藥量名。《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撮口》:“撮風散:亦腳蜈蚣(炙)半條……麝香一字,上為末,每服一字,竹瀝調下。”
趙蕃名句,重賦畏知寓齋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內子姚夫人七十初度·其二
方鶴齋〔清代〕手鐲親除購米薪,嫁衣典鈔付舟人。六珈象服還崇儉,一品夫人慣食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