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奉和汴州令狐令公二十二韻(同用淹字)》
全文:
客有東征者,夷門一落帆。
二年方得到,五日未為淹。
在浚旌重葺,游梁館更添。
心因好善樂,貌為禮賢謙。
俗阜知敦勸,民安見察廉。
仁風扇道路,陰雨膏閭閻。
文律操將柄,兵機釣得鈐。
碧幢油葉葉,紅旆火襜襜。
景象春加麗,威容曉助嚴。
槍森赤豹尾,纛叱黑龍髯。
門靜塵初斂,城昏日半銜。
選幽開後院,占勝坐前檐。
平展絲頭毯,高褰錦額簾。
雷捶柘枝鼓,雪擺胡騰衫。
發滑歌釵墜,妝光舞汗沾。
回燈花簇簇,過酒玉纖纖。
饌盛盤心殢,醅濃盞底粘。
陸珍熊掌爛,海味蟹螯鹹。
福履千夫祝,形儀四座瞻。
羊公長在峴,傅說莫歸岩。
眷愛人人遍,風情事事兼。
猶嫌客不醉,同賦夜厭厭。
參考注釋
赤豹
毛赤而有黑色斑紋的豹。《詩·大雅·韓奕》:“獻其貔皮,赤豹黃羆。” 毛 傳:“毛赤而文黑謂之赤豹。”《楚辭·九歌·山鬼》:“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 唐 白居易 《奉和汴州令狐令公二十二韻》:“槍森赤豹尾,纛吒黑龍髯。”
龍髯
亦作“ 龍髥 ”。1.龍之須。《史記·封禪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 黃帝 。 黃帝 上騎,羣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 黃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黃帝 即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 鼎湖 ,其弓曰烏號。”後用為皇帝去世之典。 唐 李嶠 《汾陰行》:“自從天子向 秦關 ,玉輦金車不復還。珠簾羽扇長寂寞, 鼎湖 龍髯安可攀?” 清 顧炎武 《謁欑宮文》之一:“行年五十,慨駒隙之難留;涉路三千,望龍髯而愈遠。” 清 葉方藹 《授職翰林學士感恩述懷》詩:“身離牛口驚還在,夢挽龍髥恨不廻。” 梁啓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第四節:“而 文宗 顯皇帝 ,復為 英 法 聯軍所迫,北狩 熱河 , 鼎湖 一去,龍髯不返。”
(2).帝王之須。 唐 李遠 《贈寫御容李長史》詩:“玉座塵消硯水清,龍髯不動綵毫輕。”
(3).喻松葉;松。 唐 李賀 《五粒小松歌》:“緑波浸葉滿濃光,細束龍髯鉸刀剪。”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為明》詩:“虬甲龍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蔭南山。”
白居易名句,奉和汴州令狐令公二十二韻(同用淹字)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