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師範的《四威儀》
全文:
山中行,移步放教輕。
無別意,恐他幽鳥驚。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中行
(1).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論語·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
(2).泛指中庸之道。 清 姚鼐 《方侍廬先生墓志銘》:“先生默默,獨守中行。”
(3).中等德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
(1).中軍。《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將中行。”《吳越春秋·夫差內傳》:“ 范蠡 在中行,左手提鼓,右手操枹而鼓之。”參見“ 三行 ”。
(2).中列。《吳子·勵士》:“於是 武侯 設坐廟廷,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餚席器差減。”
(3). 唐 宋 時,尚書省分六部為三行。以兵、吏及左右司為“前行”,刑、戶為“中行”,工、禮為“後行”。見 宋 王溥 《唐會要·尚書省諸司上》。
(4).複姓。 漢 有 中行說 。見《史記·匈奴列傳》。
移步
(1).挪動腳步。《韓詩外傳》卷一:“容貌態度,進退移步,由禮則夷。”
(2).請別人行走的客氣說法。 茅盾 《子夜》十六:“ 陳行長 、 朱經理 ,請移步見見敝廠的工人代表!”
放教
使;令。 唐 白居易 《春來頻與李二十賓客同游因贈長句》詩:“可惜濟時心力在,放教臨水復登山。” 金 元好問 《滿江紅·嵩山中作》詞:“暫放教老子據胡牀,邀明月。”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瞳人語》:“此 芙蓉城 七郎子新婦歸寧,非同田舍娘子,放教秀才胡覷。”
釋師範名句,四威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