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芾的《和林大任勸耕》
全文:
壯哉溢目還盈耳,千騎出城歌吹起。
野人一睹快爭先,奔走歡呼幾折趾。
往年戎馬偶出郊,田間彌望皆荒茅。
使君篤意勸農課,盡使惰游如所教。
麥欲連雲桑蔽野,此心猶恐孤民社。
要將治績邁龔黃,不但文辭超賈馬。
編民擊壤自欣歡,盡道年來百慮寬。
承流宣化得賢帥,湛恩沾溉何漫漫。
不愧剖符仍受玉,善政已為千里福。
年豐谷賤復何憂,向也窮民今亦足。
固知博施非屯膏,況能好善如乾旄。
賓僚倘有公輔器,寧辭解贈腰間刀。
有客有客歌賢業,詞爛春葩光煒燁。
一時酬唱已清新,四坐朋從更和葉。
酒酣諧笑應云云,元白李杜疑前身。
想當揮毫落紙時,筆端往往俱有神。
我來觸緒未暇給,首睹明珠千百粒。
豁然兩眼頓增明,更覺慢心無自入。
已幸從今日往還,況復賦詩賓客間。
只恐使君丹詔下,擢歸青瑣點朝班。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編民
編入戶籍的平民。 唐 孫樵 《寓汴觀察判官書》:“今京兆二十四縣,半為東西軍所奪,然亦不過籍占編民,翼蔽墾田,其辭獄曲直,尚歸京兆。” 宋 王禹偁 《擬罷蘇州貢橘詔》:“置候供須,耗吾廩實;隄防推輓,動我編民。忍將口腹之資,重困黔黎之力?” 明 徐渭 《為請復新建伯封爵疏》:“使功臣之骸,藳葬原野,子孫微賤,下同編民,非所以廣聖意、勸忠良也。” 清 劉大櫆 《許游擊墓志銘》:“ 鉛山 有編民 查氏 ,居家無故,而忽奉按察司提問。”
擊壤
(1).古代的一種遊戲。把一塊鞋子狀的木片側放地上,在三四十步處用另一塊木片去投擲它,擊中的就算得勝。 漢 王充 《論衡·刺孟》:“夫毀瓦畫墁,猶比童子擊壤於塗,何以異哉!”參閱《太平御覽》卷七五五引 三國 魏 邯鄲淳 《藝經》。
(2).《藝文類聚》卷十一引 晉 皇甫謐 《帝王世紀》:“﹝ 帝堯 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有五十老人擊壤於道。”後因以“擊壤”為頌太平盛世的典故。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即是 羲唐 化,獲我擊壤情。” 唐 張說 《季春下旬詔宴薛王山池序》:“ 河 清難得,人代幾何?擊壤之懽,良有以也。” 宋 范成大 《插秧》詩:“誰知細細青青草,中有豐年擊壤聲。” 清 方貞觀 《出宗陽》詩:“生逢擊壤世,不得守耕桑。”參見“ 擊壤歌 ”。
欣歡
亦作“ 欣驩 ”。亦作“ 欣懽 ”。欣喜歡樂。《荀子·非相》:“談説之術,矜莊以蒞之……欣驩芬薌以送之,寳之珍之,貴之神之,如是則常無不受。”《莊子·盜跖》:“怵惕之恐,欣懽之喜,不監於心。” 南朝 梁 王茂 《答釋法雲書難范縝<神滅論>》:“頂戴欣懽,不及抃舞。” 唐 韓愈 《賀赦表》:“未離貶竄之地,忽逢曠盪之恩;踴躍欣歡,實倍常品。” 宋 蘇軾 《和子由蠶市》:“閒時尚以蠶為市,共忘辛苦逐欣歡。” 蔣光慈 《牯嶺遺恨》詩:“往日的欣歡只能向夢裡去追求。”
百慮
各種思慮;許多想法。《易·繫辭下》:“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乃百慮之筌蹄,萬事之權衡也。” 唐 杜甫 《西閣夜》詩:“時危關百慮,盜賊爾猶存。” 明 劉基 《永康胡元鼎白雲樓》詩:“昔時望雲煎百慮,今日看雲美無度。” 清 吳嘉紀 《秋日懷孫八豹人》詩之六:“衰年纏百慮,我輩豈長存。”
吳芾名句,和林大任勸耕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