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同王浚賢良賦龜得升字》
全文:
世傳一尾龜百齡,此龜逮見隋唐興。
雖然天倖免焦灼,想屢縮頸愁嚴凝。
前年赴滿不量力,欲替鰲負三崚嶒。
番禺使君邂逅見,知困簸蕩因嗟矜。
疾呼余且設網取,以組系首龜穿繩。
北歸與俱度大庾,兩夫贔屭苦不勝。
艤船秦淮擔送我,雲此一可當十朋。
昔人寶龜謂神物,奉事稿骨尤兢兢。
殘民滅國遞爭奪,有此乃敢司黎烝。
於時睹甲別貴賤,太卜藏法傳昆仍。
豈如元君須見夢,初知歡喜得未曾。
自從九江罷納錫,眾漁賤棄秋不登。
卜人官廢亦已久,果獵誰復知殊稱。
今君此寶世莫識,我亦坐視心瞢瞢。
搘床才堪比瓦礫,當粟孰肯捐斗升。
糝頭腥臊何足嗜,曳尾污穢適可憎。
盛溲除聾豈必驗,蹈背出險安敢憑。
刳腸以占幸無事,卷殼而食病未能。
如聞翕息可視效,乃往有墮崖千層。
仰窺朝陽俯引氣,亦得難老如岡陵。
諒能學此真壽類,世論妄以蟲疑冰。
嗟余老矣倦呼吸,起晏光景難瞻承。
但知故人所玩惜,每戒異物相侵陵。
唯憂盜賊今好卜,夜半劫請無威懲。
復恐嚵夫負之走,並竊老木為薪蒸。
淺樊荒圃不可保,守視且寄鍾山僧。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自從
介詞,表示過去的某段時間的起點
自從去年秋天到現在
納錫
入貢。《書·禹貢》:“九江納錫大龜。” 孔 傳:“龜不常用,錫命而納之。” 北周 庾信 《周五聲調曲·羽調曲四》:“滌九川而賦稅,乘 三危 而納錫。” 宋 王安石 《同王濬賢良賦龜得升字》:“自從九江罷納錫,眾漁賤棄秋不登。”
賤棄
(1).鄙棄;輕易拋棄。 唐 李公佐 《廬江馮媼傳》:“ 馮媼 者, 廬江 里中嗇夫之婦,窮寡無子,為鄉民賤棄。”《剪燈新話·申陽洞記》:“﹝ 李生 ﹞不事生產,為鄉黨賤棄。” 明 沉榜 《宛署雜記·宣諭》:“收穫了田禾,都要愛惜積藏,勿賤棄了。”
(2).賤價割棄。 明 李開先 《溫母常氏還金傳》:“差重難支,苦死,賤棄祖業,得金曾不償直。”
不登
(1).歉收。《禮記·曲禮下》:“歲凶,年穀不登。”《漢書·元帝紀》:“歲數不登,元元睏乏,不勝饑寒。” 宋 蘇軾 《許州西湖》詩:“ 潁川 七不登,野氣長蒼莽。” 清 吳敏樹 《先考行狀》:“今歲頗不登,貸者艱償,不如放之。”
(2).不升。《左傳·文公二年》:“《周志》有之:勇則害上,不登於明堂。”
(3).不用。《左傳·隱公五年》:“鳥獸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 楊伯峻 註:“不登於器,猶言不用於製成軍國之重要器物。”
(4).不與,不贊成。《左傳·襄公元年》:“於是為 宋 討 魚石 ,故稱 宋 ,且不登叛人也。” 杜預 註:“登,成也。不與其專邑叛君,故使 彭城 還繫 宋 。” 楊伯峻 註:“不登即不贊同。” 漢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幕府惟強幹弱枝之義,且不登叛人之黨,故復援旌擐甲,席捲起征。”
王安石名句,同王浚賢良賦龜得升字名句
名句推薦
獨步小庵清,憑軒數小星
鬍子期《訪開公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