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相馬吟》
全文:
知人固非易,知己良獨難。
譬彼駕鹽車,太行阻且岏。
惜哉騏驥良,徒共駑駘餐。
一朝遇伯樂,三鳴感多端。
秣甘飲清水,飾之錦繡鞍。
西極昆崙墟,東窮渤海漫。
追風四蹄輕,飄飄如羽翰。
聊藉酬知音,不顧汗血殫。
伯樂不世出,騏驥空自殘。
誰憐伏櫪者,執策一長嘆。
參考注釋
伏櫪
亦作“ 伏歷 ”。1.馬伏在槽上。指受人馴養。《漢書·李尋傳》:“馬不伏歷,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 唐 杜甫 《高都護驄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氣猶思戰場利。”
(2).喻指養育。 清 納蘭性德 《擬古》詩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異駑駘!”
(3).指蓄養在廄中的馬匹。《漢書·梅福傳》:“雖有 景公 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貪也。”
(4). 三國 魏 曹操 《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後用為壯志未酬,蟄居待時的典故。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六:“不謂乘軒意,伏櫪還至今。” 明 楊珽 《龍膏記·旅況》:“到如今阨蓬蒿伏櫪棲山,嘆息損朱顏。” 華羅庚 《病中斗》詩:“我行雖彳亍,豈甘*伏櫪哀。驅馳絶廣漠,騰躍越崔嵬。”
執策
(1).持鞭。《儀禮·聘禮》:“司馬執策立於其後。” 明 高啟 《寓感》詩之十三:“駑馬放田野,志本在豐章。偶遇執策人,驅上千里道。”
(2).執持簡冊。《穆天子傳》卷六:“內史執策。” 郭璞 註:“所以書贈賵之事。內史,主冊命者。”
一長
一種長處。 漢 王充 《論衡·自紀》:“食千鍾之祿,無一長之德,乃可戲也。” 宋 張實 《流紅記》:“恨無一長,不能圖報,早暮愧懼,莫知所為。”《蕩寇志》第一一二回:“但此人或有一長可取,亦未可知。”
(1).一個首領。《逸周書·武順》:“三伯一長曰佐,三佐一長曰右,三右一長曰正,三正一長曰卿,三卿一長曰辟。”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麟鳳五靈,王者之嘉瑞也”唐 孔穎達 疏:“龍是魚鮪之長,鳳是飛鳥之長,麟是走獸之長,龜是甲蟲之長,飲食所須唯此四物,四物之內各舉一長。”
(2).一旦滋長。《陸象山語錄》卷下:“此風一長,豈不可懼?”
乾隆名句,相馬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