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編半掩思標緻,未必今人愧古人

釋德洪次韻吏隱堂二首·其一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次韻吏隱堂二首·其一》

全文:
拄笏西山爽氣新,萬人如海一閒身。
堂中自蠟登山屐,門外從增沒馬塵。
美祿方辭緣肆志,華軒偶羨見清真。
遺編半掩思標緻,未必今人愧古人

釋德洪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遺編

(1).指前人留下的著作。《舊唐書·章懷太子賢傳》:“往聖遺編,鹹窮壼奧。” 宋 蘇轍 《寄題蒲傳正學士閬中藏書閣》詩:“更把遺編觀得失,君家舊物豈須猜。” 明 黃哲 《過梁昭明太子墓》詩:“遺編軼正雅,曠代殊徽音。” 清 杜濬 《詠史得謝皋》:“所以 晞髮翁 ,遺編燦星斗。”

(2).指散佚的典籍。 唐 盧照鄰 《樂府雜詩序》:“通儒作相,徵博士於諸侯;中使驅車,訪遺編於四海。” 清 戴名世 《<天籟集>序》:“頃余有志於先朝文獻,欲勒為一書,所至輒訪求遺編,頗畧具。”

(3).釋卷;放下書籍。 明 袁宏道 《送葉使君還朝序》:“雖紛龐業雜之中,而幽閒自得,手不遺編。”

標緻

外表、風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喚起美感上的極大享受的

標緻的面孔

未必

不一定;不見得

未必有其實也。——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清· 劉開《問說》

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過此已忘。——《聊齋志異·促織》

他未必去北京

今人

現代人;當代人。與“古人”相對。 唐 韓愈 《與馮宿論文書》:“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於今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端肅拜》:“今人止以為婦人之禮。” 郭小川 《西出陽關》詩:“風砂呵風砂,只望你不把今人當古人!”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釋德洪名句,次韻吏隱堂二首·其一名句

詩詞推薦

  • 下章安杜瀆七首

    姚寬宋代〕帆落秋風泊暮灘,月生潮上客心閒。海門南望天侵水,左直金鰲駐蹕山。
  • 晨起

    陸游宋代〕老境真無事,深居每畏人。喔咿雞失旦,婭奼鳥鳴春。過擔飲餭白,擎盤粔籹新。出門還可喜,一笑語比鄰。
  • 在唐安郡圃作

    李壁宋代〕當年張李國長城,翻向天涯問大鈞。爭似聖朝公道在,廟堂端要讀書人。
    遺編半掩思標緻,未必今人愧古人 詩詞名句
  • 午熱

    乾隆清代〕午熱今逾昨,行宮早駐旌。不妨啟北戶,卻喜迫西成。黍野驅禽噪,柳陰牧馬鳴。傳宣地方吏,前席訊民情。
  • 寄懷泐潭山月禪師

    釋契嵩宋代〕聞道安禪處,深蘿杳隔溪。清猿定中發,幽鳥坐邊棲。雲影朝晡別,山峰遠近齊。不知誰問法,雪夜立江西。
  • 滿庭芳(壽黃狀元·三月初八)

    黃判院宋代〕桃浪翻花,柳風飄絮,翠蓂八葉呈芳。奎星初度,箕宿耀祥光。元是降神崧岳,生英傑、奇偉非常。文章士,青春
  • 挽楊提舉

    劉宰宋代〕寶經堂上集儒紳,尚記囊書走下陳。學業如公本天得,笑談於我最情親。連床風雨寒窗夜,杯酒湖山上國春。壞壁
    遺編半掩思標緻,未必今人愧古人 詩詞名句
  • 舒岳祥宋代〕老雁移屯百萬回,黃埃極目磧沙飛。春風萬里梅花路,淼淼江南人未歸。
  • 上元夜會慎大詹四齋分題得歌字

    楊億宋代〕帝里風光上元節,烏衣舊巷共經過。樽中酒淥寧辭醉,樑上塵飛祇欠歌。坐聽禁城傳玉漏,起看河漢轉金波。主人
  • 秋日詠樓感懷二首

    強至宋代〕公逾四十氣方強,未怕秋風作鬢霜。人物此時仍富樂,襟懷無事可悲涼。嚴塗行取青氈物,末路寧同白首郎。滿目
遺編半掩思標緻,未必今人愧古人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