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鄉最瀕湖,瀉海惟三江

吳易觀蒔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吳易的《觀蒔》

全文:
四月鴶鞠鳴,五月插新秧。
南風吹平疇,蕭疏間成行。
甘雨久未施,東作意倉忙。
此鄉最瀕湖,瀉海惟三江
湖身若仰盂,江口若括囊。
東婁沒故道,吞噎浩湯湯。
夏公鑿黃劉,吳淞走中央。
安瀾見禹績,蓄泄匪及詳。
疏排後忠介,塍岸前文襄。
於時穡事盛,熯澇多周防。
舉鍤煙雲興,歡笑饁酒漿。
吳謳互激遠,風俗登陶唐。
轉輸甲數郡,精粲供上方。
嗚呼百年來,今古一慨傷。
塗泥往所載,水柔土不剛。
治水等治兵,操縱貴在綱。
蓄之欲謹馴,驅之欲奔驤。
上圯下則淀,陂盪歸豪強。
淞流日緩細,渠沼飛塵黃。
昔也憂在潦,今乃並患暘。
外梗與內壅,相循終兩妨。
空霞抱赤日,天漢何青蒼。
桔槔無時休,夜月聲哀涼。
焦焚竟大半,蒔殖安所將。
婦子對欷歔,其意即戈斨。
吾聞園田制,縱浦間橫塘。
斗門時啟閉,撩淺眾力勷。
浦浚三丈降,堤厚八尺昂。
斯工豫農隙,督率免亂嘗。
奈何三公後,水利終茫茫。
催科號曰能,本計讓未遑。
東南國命系,荒哉問商羊。
嗷嗷幸霖㴻,佇茲粳稻香。
秋成急漕輓,未計陵汝倉。
聖人勤精禋,蛟龍奔盛祥。
豈必恃地力,天心宜降康。
努力事胼胝,微衷荅穹蒼。

吳易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三江

(1).古代各地眾多水道的總稱。《書·禹貢》:“三江既入, 震澤 底定。”《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三江。” 漢 以後有多種解釋。《國語·越語上》 韋昭 注以 吳江 、 錢塘江 、 浦陽江 為三江。《水經注·沔水》引 郭璞 說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為三江。《書·禹貢》 陸德明 釋文引《吳地記》以 松江 、 婁江 、 東江 為三江。《漢書·地理志上》 顏師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為三江。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詩:“ 天台 隔三江,風浪無晨暮。” 元 方回 《聽航船歌》詩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龔自珍 《胡戶部集同人祀漢鄭司農作祀議一篇質戶部戶部屬檃括其指為韻語以諧之》:“《尚書》有今文,隻義餽貧送,四辨餽《堯典》,三江餽《禹貢》。”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楊慎 《嘉州劉介川進士母壽詩》:“三江化作長春酒,戱綵恆斟 愛日亭 。”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內水 沱江 也。”

(3).指 廣東 境內的 西江 、 北江 、 東江 。 清 黃遵憲 《羊城感賦》之二:“手挽三江盡北流,寇氛難洗 越 人羞。”

(4).指 鴨綠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十三:“ 鴨緑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稱三江,其源在 長白山 頂。”

吳易名句,觀蒔名句

詩詞推薦

此鄉最瀕湖,瀉海惟三江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