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高啟的《姑蘇雜詠·洞庭山》
全文: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飛雲孤。
洞庭縹緲兩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壺。
嘗聞此山古靈壤,蛇虎絕跡歡樵夫。
濤聲半夜恐魂夢,石氣五月寒肌膚。
居人仿佛武陵客,戶種橘柚收為租。
高風欲起沙鳥避,明月未出霜猿呼。
中有林屋仙所都,銀房石室開金鋪。
羅浮峨眉互通達,別有路往非人途。
天后每降龍垂胡,神鉦忽響驚棲鼯。
自懸日月照洞內,古木陰蔽空朝晡。
風吹白芝晚易老,雲帶紫泉秋不枯。
靈威丈人亦仙徒,深入探得函中符。
玄衣使者不暇惜,欲使出拯蒼生蘇。
後來好事多繼往,石壁篆刻猶堪摹。
千年玉鼠化蝙蝠,下撲炬火如飛烏。
玄關拒閉誰復到,似怪衣上腥塵污。
勿言神仙事恍惚,靈跡具在良非誣。
我生擾擾胡為乎,坐見白髮生頭顱。
久欲尋真未能去,局束世故緣妻孥。
何當臨湖借漁艇,拍浪徑渡先雙鳧。
獨攀幽險不用扶,身佩五嶽真形圖。
夜登天壇掃落葉,自取薪水供丹壚。
此身願作仙家奴,不知仙人肯許無?狂語醉發應盧胡。
參考注釋
天后
(1). 唐高宗 永徽 六年廢 王皇后 ,立 武宸妃 ( 則天 )為後。 高宗 稱 天*皇 , 武后 稱 天后 。見《舊唐書·則天*皇后紀》。
(2).道教神名。 唐 陸龜蒙 《入林屋洞》詩:“題之為 左神 ,理之以 天后 。”自註:“ 林屋洞 為 左神 幽虛之天,即 天后真君 之便闕。”
(3).即天妃。海神名。 清 袁枚 《新齊諧·天后》:“ 林遠峯 曰:‘ 天后 聖母,餘二十八世祖姑母也。未字而化,靈顯最著,海洋舟中,必虔奉之。遇風濤不測,呼之立應。’”參見“ 天妃 ”。
降龍
古代服飾及旗幟上所繡繪的下降之龍的圖案。《儀禮·覲禮》:“天子乘龍,載大斾,象日月,升龍降龍。” 宋 曾鞏 《降龍》詩:“降龍左右施襟裾,兩廊夾廟深渠渠。”《詩·豳風·九罭》“袞衣綉裳” 宋 朱熹 集傳:“天子之龍,一升一降。上公但有降龍,而無升龍。”
謂以佛法降伏神龍。 唐 靈一 《宿天柱觀》詩:“中宵自入定,非是欲降龍。” 元 薛玄曦 《送朱本初之玉階堂》詩:“慎勿挽弓思射鹿,祇須鑄鐵學降龍。” 陳毅 《悼羅炳輝將軍》詩:“自有擎天手,伏虎復降龍。”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石油頭》:“尖刀班,突擊隊,從兩個方向,猛撲鑽台。一個伏虎。一個降龍。帶上管線,壓上井口。”參見“ 降龍伏虎 ”。
垂胡
(1).鬍鬚下垂。 宋 蘇軾 《送喬仝寄賀君》詩之一:“爾來八十胸垂胡,上山如飛嗔人扶。” 王十朋 集註:“胡,胸前毛也。”
(2).頷肉下垂。胡,下頷肉。 宋 陸游 《七十》詩:“身世蠶眠將作繭,形容牛老已垂胡。”
神鉦
(1).鉦之美稱。鉦,古代軍中樂器,其狀如鼓。《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八·晉江左宗廟歌》:“神鉦一震,九域來同。” 晉 左思 《魏都賦》:“神鉦迢遞於高巒,靈響時驚於四表。” 明 沉鯨 《雙珠記·避兵失侶》:“鐵騎銅駞萬里威,神鉦羯鼓勢如催,捻指 東京 累卵危。”
(2).指石鼓。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 洞庭 南口有 羅浮山 ,高三千六百丈, 浮山 東石樓下,有兩石鼓,叩之清越,所謂神鉦者也。”
高啟名句,姑蘇雜詠·洞庭山名句
名句推薦
六月如三秋,果識立秋節
乾隆《 * 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