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王紱漁樂圖》
全文:
是人都道漁家樂,不識漁家樂何若。
弗躬親者已隔膜,況耳食者真畫諾。
九龍山水最佳處,孟端卜宅棲煙壑。
興來潑墨寫所見,非想當然成約略。
山高水深魚鳥閒,偶著漁舟傍山腳。
豈徒浮家逭租賦,信是登仙聽韶頀。
名之漁樂亦自得,山人意或別有托。
參考注釋
人都
獸名。山都的一種。 清 周亮工 《夜登杭州城樓有感》“異土臨風須自*慰,親心萬里苦相關。”自註:“ 汀 治初造,砍大樹千餘。其樹皆山都所居。山都有三種:下曰豬都,中曰人都,其高者為鳥都。即如人形而卑小,男婦自為配偶。豬都皆身如豬;鳥都人首能言,聞其聲不見其形;人都或時見形。”
家樂
謂富豪家所蓄的歌妓。 元 喬吉 《揚州夢》第一折:“老夫有一家樂女子,頗善歌舞,喚他出來伏事學士咱。” 元 無名氏 《醉寫赤壁賦》第一折:“就今晚筵間,出家樂女子數人。”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漁家
漁戶。以捕魚為業的人家
何若
表示疑問,與“何如”同
此為何若人。——《墨子·公輸》
乾隆名句,王紱漁樂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