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素尚齋》
全文:
掄魁禮畢西華出,西苑憩尋泉石清。
脫卻朝衣換常服,果然素尚副齋名。
參考注釋
脫卻
脫掉。 唐 王建 《從軍後答山友》詩:“愛仙無藥住溪貧,脫卻山衣事 漢 臣。”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我脫卻伊緑衫,便與紫著。”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上大人》:“脫卻著肉汗衫。”
朝衣
(1).君臣上朝時穿的禮服。《孟子·公孫丑上》:“立於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後漢書·劉寬傳》:“使侍婢奉肉羹,飜污朝衣。” 唐 崔峒 《初拜命後酬丘二十二見贈》詩:“江海久垂綸,朝衣忽掛身。” 清 昭槤 《嘯亭續錄·朝服龍團》:“定製,惟皇上御服朝衣,於腰闌下前後繡龍團各四,諸王以下皆用素緞數則,以為辨別。”
(2).借指朝廷官員。 唐玄宗 《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以賞樂賦詩》:“九歌揚政要,六舞散朝衣。” 宋 葉適 《中奉大夫尚書工部侍郎曾公墓志銘》:“當 慶元 、 嘉泰 間,朝衣負塗炭之羞而以冰玉自潔,青蠅蒙樊棘之誚而與鴻鵠偕逝。”
常服
(1).古指軍服。《詩·小雅·六月》:“四牡騤騤,載是常服。” 毛 傳:“常服,戎服也。”《左傳·閔公二年》:“帥師者受命於廟,受脤於社,有常服矣。” 杜預 註:“韋弁服,軍之常也。”
(2).通常之服。《南史·齊紀下》:“戎服急裝縛袴,上著絳衫,以為常服,不變寒暑。” 宋 蘇軾 《贈寫御容妙善詩》:“幅巾常服儼不動,孤臣入門涕自滂。”
果然
(1) 確實如此,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果然名不虛傳
裡頭果然有一件粉紅色的紗衣,她就拿起來,轉身走進樹林。——《牛郎織女》
(2) 連詞,表示假設
那兒果然像你說的那么熱,我去時就連毛衣也不用帶了。
(3) 飽足的樣子
適莽蒼者,三食而反,腹猶果然。——《莊子·逍遙遊》
素尚
樸素高尚的情操。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或功銘鼎彝,或德標素尚。”《南史·王曇首傳》:“幼有素尚,兄弟分財, 曇首 唯取圖書而已。” 唐 溫庭筠 《和段少常柯古》:“素尚寧知貴,清談不厭貧。”
乾隆名句,題素尚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