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騰兀兀地行仙,依約曾參蜆子禪

釋德洪次韻空印游山九首·其三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次韻空印游山九首·其三》

全文:
騰騰兀兀地行仙,依約曾參蜆子禪
古廟紙錢堆里睡,從教歲月自推遷。

釋德洪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騰騰兀兀

猶言昏昏沉沉;恍恍惚惚。 唐 方乾 《陽亭言事獻漳州於使君》詩:“重疊山前對酒罇,騰騰兀兀度朝昏。” 唐 白居易 《題石山人》詩:“騰騰兀兀在人間,貴賤賢愚盡往還。” 前蜀 貫休 《山居詩》之十三:“騰騰兀兀步遲遲,兆朕消磨只自知。” 明 高攀龍 《靜庵華翁七十序》:“澄湛虛明,心冥太始,無善無惡,騰騰兀兀,念靜而已。”

地行仙

(1).原為佛典中所記的一種長壽的神仙。《楞嚴經》卷八:“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阿難 ,彼諸眾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 阿難 ,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絶於人境。”後因以喻高壽或隱逸閒適的人。 宋 蘇軾 《樂全先生生日以鐵拄杖為壽》詩之一:“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壽南澗》詞:“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 明 唐寅 《題自畫守耕圖》詩:“昨日三山降除日, 長沮 同拜地行仙。”

(2).比喻遠行的人。 宋 文天祥 《懷則堂實堂》詩:“中夜想應發深省,故人南北地行仙。”

依約

(1).依據;沿襲。《隋書·王劭傳》:“採民間歌謡,引圖書讖諱,依約符命,捃摭佛經,撰為《皇隋靈感誌》,合三十卷,奏之。” 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謹依約廟則,每歲以二至、二分暨正旦,與宗 積 彼此奉祀於治所。” 明 梅鷟 《尚書考異》:“出 孔 壁中者,盡後儒偽作,大抵依約諸經《論》《孟》中語,並竊其字句而緣飾之。”

(2).仿佛;隱約。 唐 劉兼 《登郡樓書懷》詩:“天際寂寥無雁下,雲端依約有僧行。” 宋 晏殊 《少年游》詞:“風流妙舞,櫻桃清唱,依約駐行雲。” 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詩:“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約兩行書。” 胡懷琛 《與仲兄夜話》詩:“隔江依約聞絲竹,往事悽辛話亂離。”

(3).大約;大概。 唐 元稹 《和樂天示楊瓊》詩:“腰身瘦小歌圓緊,依約年應十六七。” 宋 蘇軾 《江神子》詞之三:“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 湘靈 。”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十四章:“ 馮均 依約早到大半個時辰,他不知道開什麼會。”

(4).形容情意纏*綿。 元 舒遜 《感皇恩》詞:“誰道小窗蕭索?青燈相伴我,情依約。” 明 吳承恩 《千秋歲》詞:“芳草閒愁遠,情依約,寸心剛被春拘管。”

蜆子

蜆的俗稱。 清 李調元 《南越筆記·白蜆》:“ 粵 人謡云:‘南風起,落蜆子,生於霧,成於水,北風瘦,南風肥,厚至丈,取不稀。’”

釋德洪名句,次韻空印游山九首·其三名句

詩詞推薦

騰騰兀兀地行仙,依約曾參蜆子禪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