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佘翔的《秋夜登玄武台》
全文:
仙壇縹緲接瑤京,地盡東南一望平。
萬派溪流奔巨壑,千重樹色隱孤城。
蟾蜍倒掛窺金鏡,沆瀣低垂酌玉衡。
莫訝荷衣輕謁帝,雲門欲聽步虛聲。
參考注釋
蟾蜍
(1) 俗稱癩蛤蟆,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能分泌粘液,吃昆蟲、蝸牛等小動物
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後漢書·張衡傳》
(2) 指月球,因為傳說月亮里有三條腿的蟾蜍
倒掛
(1) 頭尾顛倒掛著。指商品的成本或收購價格高於銷售價格
(2)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農民借支款額高於實際分配所得的款額也稱“倒掛”
(3) 某些社會現象的實際情況不符合常理,與應該的樣子相反
體腦倒掛
價格倒掛
金鏡
(1).銅鏡。《晉書·赫連勃勃載記》:“絡以 隋 珠,綷以金鏡。” 唐 許渾 《送盧先輩自衡岳赴復州嘉禮》詩之一:“秋水靜磨金鏡土,夜深寒結玉壺冰。” 宋 周邦彥 《過秦樓》詞:“空見説鬢怯瓊梳,容消金鏡。漸懶趁時勻染。”
(2).比喻月亮。 唐 元稹 《泛江翫月》詩:“遠樹懸金鏡,深潭倒玉幢。” 宋 陸游 《隔浦蓮近拍》詞:“煙霏散,水面飛金鏡,露華冷。” 宋 劉克莊 《水調歌頭·癸卯中秋作》詞:“競看 姮娥 金鏡,爭信仙人玉斧,費了一番修。”
(3).比喻顯明的正道。《太平御覽》卷七一七引《尚書考靈耀》:“ 秦 失金鏡,魚目入珠。” 鄭玄 註:“金鏡,喻明道也。”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蓋聖人握金鏡,闡風烈。” 前蜀 杜光庭 《普康諸公主為皇帝修金籙齋詞》:“握金鏡以御寰瀛,致衢樽而歡億兆。”《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資料·全粵義士義民公檄》:“惟我大皇帝手握金鏡,心秉玉衡,循以大事小之義,而由順於天防,非挾逼處之嫌,而密為之備。”
(4).指對人進行諷諭的文章和書籍。 唐 康駢 《劇談錄·宣室夜召翰林學士》:“朕聽政之暇,未嘗不披尋史籍,此讀者先朝所述金鏡一卷,則《尚書·大禹謨》。” 清 侯方域 《擬追復楊漣等官爵廷臣謝表》:“金鏡尚存,竊喜無 張公 之祭。”
沆瀣
夜間的水氣,露水
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司馬相如《大人賦》
低垂
低低地垂下來
楊柳低垂
玉衡
(1).古代的測天儀器。《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 孔 傳:“璣,衡,王者正天文之器。” 孔穎達 疏引 蔡邕 曰:“玉衡長八尺,孔徑一寸,下端望之以視星辰。蓋懸璣以象天而衡望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玉衡常理,順九天而調陰陽。” 清 納蘭性德 《自鳴鐘賦》:“爾其外之可見者,加尺莖於圖上,儼窺天之玉衡,譬 夸父 之逐日。”
(2).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文選·<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李善 注引《春秋運斗樞》曰:“北斗七星,第五曰玉衡。”《晉書·天文志上》:“魁第一星曰天樞,二曰琁,三曰璣,四曰權,五曰玉衡,六曰開陽,七曰搖光。”《宋書·符瑞志下》:“玉衡從體,瑤光得正。”
(3).泛指北斗。《文選·揚雄<長楊賦>》:“是以玉衡正而太階平也。”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玉衡,北斗也。” 元 傅若金 《書南寧驛》詩:“中天日月回金闕,南*極*星辰繞玉衡。” 章炳麟 《東夷》詩之三:“仰見玉衡移,握手言離別。”
(4).車轅頭橫木的美稱。《楚辭·劉向<九嘆·思古>》:“枉玉衡於炎火兮,委兩館於鹹唐。” 王逸 註:“衡,車衡也。” 南朝 齊 謝朓 《酬德賦》:“輕蓋靡於駿奔,玉衡勞於拊翼。”
佘翔名句,秋夜登玄武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