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野騾阿蘭善親王羅卜藏多爾濟所進阿蘭善即古之賀蘭山漢語誤譯耳》
全文:
野騾產沙磧,其名齊克特。
儦儦如鹿群,曠漠多蕃孳。
原獸故野性,不得施鞍騎。
虞者獵捕取,食肉衣厥皮。
或有獲駒者,牝馬乳字之。
及長大於牝,依依仍相隨。
此乃出偶然,少見故眩奇。
賀蘭因底貢,徒觀馴且祁。
牽牝駒逐行,奚用靮與羈。
習慣成自然,何性弗可移。
回視彼野騾,蹶然翻驚疑。
單于乘六騾,龍門非信辭。
參考注釋
回視
回顧,回頭看。 宋 蘇軾 《答李端叔書》:“回視三十年以來所為,多其病者,足下所見,皆故我非今我也。” 明 李東陽 《壽舅氏劉公八十詩序》:“回視曩昔,同年而生,並命而出。” 清 姚鼐 《登泰山記》:“回視 日觀 以西峯,或得日或否。”
蹶然
亦作“蹷然”。1.顛仆貌。 三國 魏 曹丕 《列異傳》:“兒隨父入山,父忽蹶然倒地,乃變成白鹿。”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誌一》:“ 契丹 北境有跳兔,形皆兔也,但前足纔寸許,後足幾一尺。行則用後足跳,一躍數尺,止則蹶然仆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向杲》:“ 焦桐 返馬而射,中虎腹,蹷然遂斃。”
(2).疾起貌。《逸周書·太子晉》:“ 師曠 蹶然起曰:‘瞑臣請歸。’” 孔晁 註:“蹶然,疾貌。”《漢書·陸賈傳》:“於是 佗 乃蹶然起坐。” 李一 《荊宜施鶴光復記序》:“ 唐君 蹶然起曰:‘此虜不滅,禍難未已!’”
(3).忽然,突然。 宋 洪邁 《夷堅丙志·衡山民》:“相從出門,尋元路,復至坎下,教民自抱其身,大呼數聲,蹶然而寤。” 明 唐順之 《答馮午山提學書》:“讀來示‘志未堅貞,學無透悟’,令人蹶然有感。” 清 王夫之 《老莊申韓論》:“有人於此,匹夫蹶然而怒,其可殺邪?從而殺之,匹夫蹶然而喜。喜怒如匹夫之心,則明斷之譽蹶然而興,而氣茀然,而權赫然。”
驚疑
驚訝疑惑。 南朝 宋 鮑照 《傷逝賦》:“忽若謂其不然,自惆悵而驚疑。” 唐 牛僧孺 《玄怪錄·齊推女》:“一家驚疑,不為之信。”《三國演義》第七一回:“領三千兵于山中險要去處,多立旌旗,以壯我兵之聲勢,令敵人驚疑。” 王統照 《春雨之夜·湖畔兒語》:“在這日黃昏的冷清清的湖畔,忽然遇到他,怎不使我驚疑。”
乾隆名句,野騾阿蘭善親王羅卜藏多爾濟所進阿蘭善即古之賀蘭山漢語誤譯耳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