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缺名二的《五言詩·其五》
全文:
富饒田舍兒,論請實好事。
度種如生田,宅舍青煙起。
槽上飼肥馬,仍更賣奴婢。
牛羊共成群,滿圈養生子。
窖內多埋谷,尋常願米貴。
里政追役來,坐著南廳里。
廣設好飲食,多須勸遣醉。
追車即與車,須馬即與馬。
須錢便與錢,和市亦不避。
索麵驢駝送,續後更有雉。
官人應須物,當家皆具備。
縣官與恩宅,曹司一家事。
縱有重差科,有錢不怕你。
貧窮田舍漢,庵子□孤棲。
兩共前生種,今世作夫妻。
婦即客舂搗,夫即客扶犁。
黃昏到家裡,無米復無柴。
男女空餓肚,狀似一食齋。
里政追庸調,村頭共相催。
幞頭巾子路,衫破肚皮開。
體上無褌褲,足下復無鞋。
醜婦來惡罵,啾唧搦頭灰。
里政被腳蹴,村頭被拳搓。
驅將見朋友,打脊趁回來。
租調無處出,還須里政倍。
門前見債主,入戶見貧妻。
舍漏兒啼哭,重重逢苦哉。
如此更窮漢,村村一兩枚。
參考注釋
和市
(1).古代指官府按價向民間購買實物。至 唐 宋 以後,實際成為強行攤派、掠奪民財民物的制度。《宋書·武帝紀下》:“臺府所須,皆別遣主帥與民和市,即時禆直,不復責租民求辦。”《新唐書·韓琬傳》:“今和市顓刻剝,名為和而實奪之。”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一》:“且言 江 南和市紬絹,豫給緡錢。郡縣或以私惠人,而不及農者。”《元史·何榮祖傳》:“ 阿合馬 方用事,置總庫於其家,以收四方之利,號曰和市。”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四節:“﹝ 唐 時﹞強令民眾服役叫做召雇,攤派物品叫做和市,表示官出錢雇役買物。”
(2).指與少數民族交易。《舊唐書·回紇傳》:“自 乾元 之後,﹝ 回紇 ﹞屢遣使以馬和市繒帛……以馬一匹易絹四十匹。” 宋 蘇轍 《潁濱遺老傳下》:“ 夏 人竟大入 河 東,朝廷乃議絶歲賜,禁和市。”
不避
(1)
不迴避,藐視困難和艱險
不避艱險
(2)
不讓,不亞於,不差於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 禹。——漢·晁錯《論貴粟疏》
缺名二名句,五言詩·其五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