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莽子行》
全文:
莽子緬甸之屬夷,炎徼以外非羈縻。
邇來朱波多內亂,紛為雄長相爭持。
無暇顧莽莽猖獗,蹂*躪漸及諸土司。
土司列居州縣外,實我滇省之藩籬。
而何貂□無遠慮,金帛餌莽莽益滋。
更兼召散覬孟艮,遂引莽匪為憑資。
竟據孟艮作窟穴,肆其焚掠靡介遺。
是時劉藻實方伯,意在姑息遷延期。
豈知養癰乃成患,爰始發兵封奏馳。
藻本書生曉民事,軍旅之事非所知。
亟易重臣命往代,內地民務原相宜。
應琚至彼需時日,藻所發兵少且遲。
忽稱全軍盡覆沒,忽稱六百五百歸。
所報三弁戰歿者,又皆無事還營麾。
藻乃白簡劾三弁,猶謂貪功喪軍威。
是皆無備遇賊竄,亦藻之奏那雲斯。
先是莽犯整控際,藻以普洱藉託詞。
倉皇遂棄思茅返,吁嗟詎可猶寬其。
褫職以為眾臣戒,用人之失自忸怩。
驛行萬里旨未到,忽報藻刎誠大奇。
守土之臣生死共,並未失土奚為而。
節鉞觀瞻責綦重,自死三軍其賴誰。
應琚馳至報其故,始事藻已驚魂飛。
股戰不知措手足,數日絕食強乃飴。
終致飲劍斃已命,非捐軀比懼所為。
鴻詞博學信何用,文章點筆詠牧之。
輕裘葛巾不跨馬,儒將古有今何稀。
乃至跼舛失素守,匹夫之諒擬猶非。
滇南文武傳笑語,詎滇南也千古貽。
蠻觸豈足污我斧,得人自速安邊陲。
得人自速安邊陲,緝兇靖遠佇待茲。
參考注釋
窟穴
(1).土室。《晏子春秋·諫下十四》:“其不為橧巢者,以避風也;其不為窟穴者,以避溼也。”
(2).泛指住所。 宋 王禹偁 《放言》詩之四:“不向世間爭窟穴,蝸牛到處是吾廬。” 魯迅 《準風月談·秋夜紀游》:“中等 華 人的窟穴卻是炎熱的。”
(3).特指隱士的住所。《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 漢 荀悅 《漢紀·景帝紀》:“士有伏死窟穴巖石之中耳,安肯盡忠信而趣闕下者哉!”
(4).動物棲身的洞穴。 漢 王充 《論衡·辨祟》:“鳥有巢棲,獸有窟穴,蟲魚介鱗各有區處,猶人之有室宅樓臺也。” 唐 杜甫 《又觀打魚》詩:“日暮蛟龍改窟穴,山根鱣鮪隨雲雷。” 宋 蘇軾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韻》之二:“道逢射獵子,遙指狐兔奔,蹤跡尚可尋,窟穴何足掀。”
(5).做窠;盤據。 宋 朱熹 《戊申封事》:“今宮省之間,禁密之地,而天下不公之道,不正之人,顧乃得以窟穴盤據於其間。”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曆法·算學》:“然戶部胥吏,盡 浙 東巨奸,窟穴其間,那移上下,盡出其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四》:“ 滄州 一帶海濱煮鹽之地……袤延數百里,並斥鹵不可耕種,荒草粘天,略如塞外,故狼多窟穴於其間。”
(6).指壞人、匪類盤踞的地方。《後漢書·南匈奴傳》:“設奇數,異道同會,究掩其窟穴,躡北追奔三千餘里。” 宋 蘇軾 《乞將合轉一官與李直方酬獎狀》:“有 汝陰 縣尉 李直方 ,素有才幹,自出家財,募人告緝,知得逐賊窟穴去處。”
(7).地道。《戰國策·齊策五》:“攻城之費,百姓理襜蔽,舉衝櫓,家雜總,身窟穴中。” 鮑彪 註:“謂地道。”《新唐書·康承訓傳》:“ 勛 ( 龐勛 )籍城中兵,止三千,劫民授甲,皆穿窟穴遁去。”
(8).指地域,方位。《史記·天官書》:“ 幽 厲 以往尚矣。所見天變,皆國殊窟穴,家占物怪,以合時應。”
焚掠
焚燒搶掠。《新唐書·康承訓傳》:“ 勛 聞 徐 已拔,氣喪,無顧賴,眾尚二萬,自 石山 而西,所在焚掠。” 明 陳子龍 《中都》詩:“湯沐恣焚掠,松楸盡翦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英》:“既明,始知村中焚掠殆盡。” 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十一)》:“然而 中國 有槍階級的焚掠平民,屠*殺平民,卻向來不很有人抗議。”
乾隆名句,莽子行名句
名句推薦
樹柤梨橘柚者,食之則甘,嗅之則香;樹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樹。
韓非及後人《韓非子·外儲說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