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出入雖故事,男兒舉足安可量

畢仲游送范德孺使遼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畢仲游的《送范德孺使遼》

全文:
都門冠蓋如雲多,馬頭匼匝金盤陀。
平明三節出城去,使華已過桑乾河。
桑乾地寒氈作屋,冰霜滿野飛鴻鵠。
道旁簫鼓動地迎,鐵面蕃兒皆拭目。
金玦裝成寶刀利,銀鞍半露貂裘燠。
日高賓館駐前旌,饋客往來隨酪粥。
河間未弛新亭障,山後猶存舊風俗。
幽燕婦女白如脂,露面來覘漢冠服。
邊風吹雪罨氈城,氈城在處為屯營。
黃沙行盡到靴淀,新年下馬單于庭。
庭中之人識漢事,而公赫赫傳家聲。
君臣把酒重相勸,知有從來忠孝名。
好言天子神聖武,際天接地皆王土。
桑麻萬里富中原,製作千年還太古。
白日親觀丹鳳翔,黃河近報神魚舞。
不須鐵甲屯大荒,坐見長城倚天宇。
況君總發懷剛腸,往年司直中書堂。
單騎走馬絕瀚海,而今復使天一方。
平時出入雖故事,男兒舉足安可量
鄙人再拜贈公語,北邊射獵雲雪岡。
平安烽火三萬日,羽林超距閒金湯。
年年蕃馬輸漢地,後車碨礧牽玄黃。
願持成效獻天子,歸來躍出尚書郎。
歸來躍出尚書郎,鏘金鳴玉趨明光。

畢仲游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平時

(1) 通常的普通的時候(區別於特定的或非常時候)

(2) 指平常時期(區別於非常時期,如戰時、戒嚴時)

出入

不符之處,差距

有出入

故事

(1) 舊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奉行故事

虛應故事

(2)

(3) 掌故,典故

(4) 舊事,先例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宋· 蘇洵《六國論》

(5) 用作講述的事情,凡有情節、有頭有尾的皆稱故事

民間故事

英雄故事

(6) 文藝作品中用來體現主題的情節,故事梗概

男兒

(1) 男子漢

男兒有淚不輕彈

(2) 指丈夫

舉足

(1).提腳;跨步。《禮記·曲禮下》:“執主器,操幣圭璧,則尚左手,行不舉足,車輪曳踵。”《莊子·漁父》:“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不能不舉足出此堂。”

(2).喻輕易。《後漢書·馬援傳》:“自謂 函谷 以西,舉足可定。”

(3).猶舉動。 唐 韓愈 《進學解》:“是二儒者,吐詞為經,舉足為法。” 宋教仁 《宋漁父日記·一九○五年七月十九日》:“ 孫逸仙 所以遲遲未敢起事者,以聲名太大,凡一舉足,皆為世界所注目,不敢輕於一試。”

畢仲游名句,送范德孺使遼名句

詩詞推薦

  • 歸峴山杪其尊人仲陶先生遺詩見示,因題一律於後

    方仁淵〔清代〕詩文各有運窮通,傳世寧論拙與工。昔日壯懷空許國,而今遺墨卻成功。賢郎珍重青箱業,老子殷勤白社風。讀罷
  • 過子陵釣台

    葉棐恭宋代〕勢利輕捐寄傲中,毅然高節凜秋風。耕閒釣寂千年跡,立懦貪廉萬世功。須信林間無怨鶴,更知天外有冥鴻。扁舟
  • 中隱庵和趙孺韻

    李廌宋代〕退之以文鳴,師友得侯喜。聲名力與俱,雖尊未勇耳。黃池距青山,孰辨都與鄙。庵成誰振之,句出鬧如市。千仞
  • 柏岩山

    乾隆清代〕古柏籠岩翠乾拿,山南洞緬浪仙賒。雖然入僻詩稱瘦,要自錚錚成一家。
  • 寄紫閣無名新羅頭陀僧

    顧非熊唐代〕棕床已自檠,野宿更何營。大海誰同過,空山虎共行。身心相外盡,鬢髮定中生。紫閣人來禮,無名便是名。
  • 雜曲歌辭行路難二首

    高適適唐代〕君不見富家翁,昔時貧賤誰比數。一朝金多結豪貴,萬事勝人健如虎。子孫成長滿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自矜一
    平時出入雖故事,男兒舉足安可量 詩詞名句
  • 法曲(第五煞)

    曹勛宋代〕多景推移。便似風燈里。將塵寰喻,塵裏白駒過隙。今世過卻,來生何處覓。失時節。生死到來嗟何及。勤而行之
  • 頌一百則

    釋重顯宋代〕一拽石,二般土,發機須是千鈞弩。象骨老師曾輥毬,爭似禾山解打鼓。報君知,莫莽鹵,甜者甜兮苦者苦。
  • 次沈會宗韻

    毛滂宋代〕故人老蕭散,久客寡諧同。病骨侵山雨,孤帆落渚風。水清應弔影,坐闃想書空。我亦青州闊,經年不一中。
  • 寓言三首·其二

    李白唐代〕搖裔雙彩鳳,婉孌三青禽。往還瑤台里,鳴舞玉山岑。以歡秦娥意,復得王母心。區區精衛鳥,銜木空哀吟。
平時出入雖故事,男兒舉足安可量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