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澹寧堂有會》
全文:
七情生滅不寧人,設欲求寧澹是因。
試看一湖秋水澈,坦然何所別疏親。
參考注釋
七情
中醫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種情志活動,這些活動過於強烈、持久或失調,可引起臟腑氣血功能失調而致病
生滅
(1).佛教語。依因緣和合而有,謂之“生”;依因緣離散而無,謂之“滅”。 南朝 宋 謝靈運 《<維摩經>十譬贊·電》:“倏爍驚電過,可見不可逐。恆物生滅後,誰復覈遲速。” 唐 顧況 《贈僧》詩之二:“更把浮榮喻生滅,世間無事不虛空。” 清 陳維崧 《念奴嬌·春日同緯雲南畊遍歷南嶽諸園林》詞:“何限向來哀樂事,一笑浮漚生滅。”
(2).猶生死。 唐 王維 《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詩:“有無斷常見,生滅幻夢受。” 宋 范成大 《太師陳文恭公輓詞》:“夢已 商 人奠,身猶 漢 相朝;古來賢達意,生滅兩消搖。”
不寧
不安定;不安寧。《禮記·月令》:“﹝季秋之月﹞行冬令,則國多盜賊,邊竟不寧,土地分裂。” 明 方孝孺 《茹荼齋記》:“是以自忽忽而不寧,食入口而不知其甘。” 戴望舒 《靜夜》詩:“你哭泣嚶嚶地不停,我心頭反覆地不寧。”
欲求
指慾念和要求
乾隆名句,澹寧堂有會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七情生滅不寧人,設欲求寧澹是因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