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湯顯祖的《赴帥生夢作》
全文:
青雲覆嘉林,明月映珠津理絕有連氣,況乃在人倫。
歷落帥生姿,禮食先一旬。
採擷極玄史,詞賦落璘。
我生弱冠余,良游非撫塵。
子為膳部郎,予入南成均。
今上歲丙子,再見集庚辰。
前後各傾展,言笑日溫新。
家能造清酒,兒能娛父賓。
昔是新相知,今為舊比鄰。
上計邊越來,醉我鳳城春。
笑謔不下樓,安知誰縉紳。
契闊四五年,流思月相巡。
予滿太常秩,子羆思江綸。
日夕夢我歸。
入門魂魄親。
交手無別言,但問瘦何因。
冠帶即延酌,易我以山巾。
尺寸了不殊,形影若可循。
世人言我汝,同心徒異身。
今看巾幘交,益知頭腦勻。
說夢未終竟,報我及城皞。
歲寒冰雪中,松心竹有筠。
三嘆此何時,滅沒旁人嗔。
眼觀一堂內,夢見千里人。
見交等形隔,臥托乃疑神。
素車尚前語,迷途猶見遵。
況我見為人,分明江海濱。
立語卒不盡,且坐留飲醇。
易巾果所宜,夢與形骸真。
盍簪此為契,彈冠安足陳。
參考注釋
盍簪
亦作“ 盍戠 ”。1.《易·豫》:“勿疑,朋盍簪。” 王弼 註:“盍,合也;簪,疾也。” 陸德明 釋文:“簪, 虞 作戠。戠,叢合也。” 孔穎達 疏:“羣朋合聚而疾來也。”後以指士人聚會。 唐 杜甫 《杜位宅守歲》詩:“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清 趙翼 《題北溪謙齋蓉湖三壽圖》詩:“盍簪非一姓,佳話已炙膾。” 章炳麟 《錢唐吊龔魏二生賦》:“歧童角以説經兮,古今不可乎盍戠。”
(2).指朋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詩龕》:“家築詩龕三間,凡所投贈詩句,皆懸龕中,以誌盍簪之誼。”
彈冠
(1).彈去冠上的灰塵;整冠。《楚辭·漁父》:“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註:“拂土芥也。”
(2).多用以表示喜慶或敬肅等。 宋 蘇軾 《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斗老》詩:“今日散幽憂,彈冠及新沐。”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贊序》:“予乃彈冠拭目,拜而窺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
(3).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晉 葛洪 《<抱朴子>自敘》:“內無 金 張 之援,外乏彈冠之友。”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 唐 襄陽 孟浩然 ,與 李太白 交遊。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 孟 以故人之分,有彈冠之望,久無訊息,乃入京謁之。” 王闓運 《上曾總督書》:“故人朝升而良友彈冠,時相夕貶而黨與並空。”
(4).指為官。 北齊 顏之推 《古意》詩:“十五好詩書,二十彈冠仕。” 宋 陸游 《憶昔》詩:“早知虛起彈冠意,悔不常為秉燭游。”參見“ 彈冠相慶 ”。
安足
立足,存身。《三國志·魏志·公孫瓚傳》“遣人與子書,刻期兵至,舉火為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則 齎書告子 續 曰:‘不然,吾亡之後,天下雖廣,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湯顯祖名句,赴帥生夢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