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沁泉廊納涼》
全文:
雲廊對鏡齋,沁泉斯其名。
引水流屋下,落溪颯有聲。
步屧過石橋,乘涼坐南榮。
松風送爽來,正值宿雨晴。
澄照與清聽,均足怡神情。
因悟就濕性,所貴由天成。
搏激夫何為,子輿論實精。
參考注釋
步屧
(1).行走;漫步。《南史·袁粲傳》:“﹝ 袁粲 ﹞又嘗步屧白楊郊野間,道遇一士大夫,便呼與酣飲。”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詩:“步屧隨春風,村村自花柳。” 宋 陸游 《新秋往來湖山間》詩:“車似雞棲舟似葉,百里何曾勞步屧。”
(2).腳步聲或指腳步。 宋 蘇軾 《和鮮于子駿鄆州新堂月夜》:“起觀河漢流,步屧響長廊。” 明 王世貞 《莫參政子良張山人攜飲天寧寺作》詩:“東風依步屧,愛此禪房幽。”
石橋
(1).石造的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二》:“河東岸有石橋,橋本當河,河移,故廁岸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凌石橋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 周瘦鵑 《賞菊椰子林》:“溪上架著一條弓形的石橋,橋欄上齊整地排列著好多盆黃色和淺紫色的菊花。”
(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勝 石樑 。梁連線二山,形似橋,故稱。 唐 宋之問 《靈隱寺》詩:“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橋 。” 宋 梅堯臣 《送微上人歸省天台》詩:“釋子懷慈母,吾儒未易輕。不尋琪樹去,肯向 石橋 行。” 宋 梅堯臣 《寄天台梵才上人》詩:“常觀月從東方出,想照 石橋 旁畔人。”
乘涼
為避熱而在陰涼處歇息
南榮
(1).房屋的南檐。榮,屋檐兩頭翹起的部分。《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 偓佺 之倫,暴於南榮。”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榮,屋南簷也。” 唐 李白 《登瓦官閣》詩:“ 鐘山 對北戶, 淮水 入南榮。” 王琦 註:“ 應劭 曰:‘榮,屋檐兩頭如翼也。’ 沉括 《筆談》:‘榮,屋翼也,今謂之兩徘徊,又謂之兩廈。’” 金 元好問 《學東坡移居》詩之二:“南榮坐諸郎,課誦所依於。” 清 錢謙益 《龔府君墓誌》:“﹝君﹞晚年有末疾,不良於行。扶箯輿,坐南榮,偃曝之暇,與親知舉杯,輒復頽然霑醉。”
(2).南方之地。《楚辭·王褒<九懷·思忠>》:“玄武步兮水母,與吾期兮南榮。” 王逸 註:“南方冬溫,草木常茂,故曰南榮。”
(3).複姓。 周 有 南榮趎 。見《莊子·庚桑楚》。
乾隆名句,沁泉廊納涼名句
名句推薦
萬仞絕壁倚天末,八節驚灘當寺門
曾子公《水西寺》
詩詞推薦
![步屧過石橋,乘涼坐南榮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