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鵲華橋·其二》
全文:
大明豈是銀河畔,何事居然駕鵲橋。
秋月春風相較量,白榆應讓柳千條。
參考注釋
大明
(1).指日。《易·乾》:“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 李鼎祚 集解引 侯果 曰:“大明,日也。”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賀赦表》:“大明升而六合曉,一氣熏而萬物春。” 宋 文天祥 《發陵州》詩:“大明朝東出,皎月正在天。”
(2).指月。 唐 李白 《古朗月行》詩:“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3).泛指日、月。《管子·內業》:“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鑒於大清,視於大明。” 尹知章 註:“日、月也。”
(4).指君主。《魏書·張袞傳》:“今大明臨朝,澤及行葦,國富兵強,能言率職。”
銀河
完整地環繞天球伸展的一條寬而發亮的不規則光帶,看起來像一條河,銀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見,它是由無數暗星(恆星)的光引起的
何事
(1).什麼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乾 《經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痴呆漢,到處逢佳麗?”
居然
表示出乎意料
這么重的擔子,他居然挑著走了二十里
駕鵲
傳說 牛郎 、 織女 分居天河兩岸,每年七夕,喜鵲飛臨天河,匯聚成橋,使之相會。事見《歲華紀麗·七夕》注引 漢 應劭 《風俗通》。後因以“駕鵲”為七夕的典實。 宋 吳儆 《虞美人·七夕》詞:“飛橋駕鵲天津闊,雲馭看看發。” 明 張煌言 《七夕微雨》詩:“天上何常須駕鵲,人間那得似牽牛。”亦作“ 駕烏鵲 ”。 清 洪昇 《金環曲》:“至性由來動彼蒼,一夜銀河駕烏鵲。”
乾隆名句,鵲華橋·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