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由來》
全文:
方幸河間北沾雨,由來迤北旱還同。
都無世里土膏潤,原秖一天風日烘。
行路那能免旅況,閱田惟是憫農功。
歸輿已自懶吟興,吟以恆暘益省躬。
參考注釋
行路
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
骨肉為行路。——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那能
方言。怎么樣。
出處:章炳麟 《新方言·釋詞》:“凡諸形狀皆謂之態,亦謂之能; 蘇州 問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態字,猶通語言曾(俗作怎)么樣矣。”
例句:殷夫 《監房的一夜》:“ 小王 說:‘老和尚後來那能了呢?’說著笑了。”
旅況
旅途的情懷或景況。 元 范康 《竹葉舟》第一折:“ 惠安長老 念同鄉的義分,留我在寺中溫習經史,等候選場……今日無甚事。待 惠安長老 出定來,要他指引我到什麼古蹟去處游翫游翫,消遣我旅況。” 明 屠隆 《綵毫記·他鄉持正》:“窮愁旅況,都消在歌舞筵。”《醒世恆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子有如此清才,何不進取,身達青雲之上;而困於家食,受此旅況之淒涼乎?”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九:“ 胡 《客中》云:‘鄉心秋雨集,旅況夜燈知。’”
憫農
詩篇名。唐代李紳作。共二首。全文為:“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詩寫農民的負擔之重和勞作之苦,語言真切動人,歷來為人傳誦。乾隆名句,由來名句